译文:在深秋的夜晚,虫声像是哭泣声一样,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女子,她躺在帷帐里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每个夜晚,她都孤独地冷冷落落,时间像残更一样漫长。
寒风呼啸,用力吹着绿色的帘子,雨却是绵绵地下着。毕竟已经无法再入睡,只听到外面寒冷的井边,传来了一声鸦啼。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是一种双调四十四字的词牌,每两句押韵一次,共有四个韵脚,平仄递转。
罗帏:帷帐。
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
玉肌:指女性光滑细腻如玉的肌肤。
阴风:冬天的寒风,此处指寒冷的风。
翠幔:翠绿色的纱帐。
雨涩:细雨缠绵不爽,有滞涩之感。
灯花:灯心余烬结成的花形。
金井:装饰有雕栏的井。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宋代文人秦观在绍圣元年(1094)时的境遇。在这一年,元祐旧党受到打压,秦观也因此遭受贬谪和流放,不断漂泊于各地。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这首词是秦观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之一,具体的创作年代无法确定,有人认为这首词可能是秦观早期的作品,但也有其他观点。总之,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秦观创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和情感背景。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创作背景详情»
的寂寥之境,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孤寂的情怀。通过对环境和心境的描写,展现了闺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词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将寒蛩低吟、寒露晶莹等景物与闺中人的孤独、失落相对照,突出了她的内心空虚和苦闷。同时,词人巧妙地运用环境的变化来表达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如阴风翻动翠帏、雨声袭来等,使词情更加丰富深沉。词中的涩雨灯暗,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使词情更加凄凉悲切。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