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寒冷的月光下,潇湘水平静地从门外流过,一只孤舟停靠在岸边,准备起航。已经喝过了离别的苦酒,也说过了离别的情话,然而在启程的这一刻,为词人送别的女子却犹豫不前,向角落哭泣。
注释:潇湘门:疑指长沙的一座城门。水指湘江。
征棹:征人所乘坐的船。棹,船桨。
红妆:相传秦观经过长沙时遇到一位义妓,“为了留下几天,她不敢以娇懒的态度见面,更加恭敬地礼待。将要分别时,她嘱咐说:‘我这个不肖的身子,幸运地能够侍奉左右。现在学士因为王命不能久留,我也不敢随行。’”(见宋洪迈《夷坚志》卷二)踟蹰,意思是犹豫不决。
向隅:汉刘向《说苑》:“现在有一堂满座饮酒的人,有一个人独自默默地向角落哭泣,那么整个堂上的人都不会开心。”这里指的是“红妆”的人。
人人:指恋人。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译文及注释详情»
秦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的词作以婉约清丽、意境深远而著称。在绍圣三年,秦观因某种原因被贬至郴州,途经长沙时,他遇到了一位妓女,这位妓女对秦观非常仰慕,并对他表示了盛情款待。这段相遇与告别的经历,给秦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词的灵感。
这首词可能是秦观与这位妓女告别时所作。在这首词中,秦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词句,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妓女的感激之情和离别之痛。他用优美的词句描绘了长沙的美景,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他对这段经历的深深思念和留恋之情。
这首词不仅展示了秦观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在古代社会,妓女是被贬低和歧视的群体,但秦观却能够从这位妓女身上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和对自己的仰慕。这种情感的交流和对妓女的赞美,展示了秦观对人性的理解和对平凡人生的关注。
总之,这首词是秦观在贬谪途中与一位妓女相遇并告别的经历所激发的创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秦观将自己的感激和离别之痛融入其中,展现了他对这段经历的深深思念和留恋之情。这首词不仅展示了秦观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妓女的偏见和歧视。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词作《鹧鸪天·送人》的解读。词的前两句“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描绘了离别的环境,表现出送别的场面冷落凄惨的氛围,同时也展示了离别的紧迫感。接下来的两句“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则转向描写离别的女子,她心中依恋不舍,偷偷躲在角落里,显示出她的矜持与体贴。接着的一句“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馀。”具体描写了女子哭泣的情态,用三个形象比喻她的眼泪,展现了她优雅、真挚的美丽形象,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词人与这位深爱他的女子离别的伤心与遗憾。最后一句“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表达了词人面对女子的泪水,内心的痛苦无法抑制,这句话是秦观泣血之语,包含了词人无数的新愁旧恨,是他长期压抑情绪的爆发,也是他辛酸经历的总结,展现了一颗受尽世事折磨的麻木痛苦的心灵。整首词通过描写离别的环境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痛苦和遗憾的深切感受。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赏析详情»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