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原文赏析

  • jiǎn
    lán
    huā
    ·
    zhú
    huā
    yáo
    yǐng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zhú
    huā
    yáo
    yǐng
    lěng
    tòu
    shū
    qīn
    gāng
    xǐng
    dài
    liáng
    mián
    duàn
    cháng
  • máng
    máng
    luò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qíng
    nuò
    yín
    hàn
    nán
    tōng
    wěn
    nài
    fēng
    yuàn
    shǐ
    cóng

原文: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相关标签:写人女子思念孤独减字木兰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独自一盏灯明灭,寒冷的夜晚孤独地躺在枕头上,想要入睡却又醒来,无法思考,一旦思考就会伤心欲绝。
天上人间,阴阳相隔,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渴望能够再次相见,即使要忍受银河中的风波,也愿意从头开始。

注释:烛花摇影:指烛光晃动的影子。
疏衾(qīn):指薄薄的被子。
“待不”句:指打算不去思念对方。
碧落:指青天。在道家中,碧落是指东方的第一层天,因为碧霞充满天空而被称为“碧落”。
一诺:指说话守信用。
银汉:指银河。
耐:指忍受。
风波:比喻困难和挫折。
愿:指愿望。
始:指才刚刚。
从:指遂愿。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定不移情长。”这句话是对于爱情的坚持和执着的表达。纳兰容若用“银汉难通”来形容爱情的困难和阻碍,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心爱之人的距离遥远。然而,他却坚定地表示情感不会改变,愿意长久地守候和等待。



整首诗以减字的形式表达了纳兰容若对于爱情的思念和忠诚。通过描绘烛花摇影、冷透疏衾等凄冷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寒冷。而“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则表达了他对于爱情的思念和不舍。最后,以“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和“银汉难通,稳定不移情长”表达了他对于爱情的坚持和执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减字的形式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表达力。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使诗歌更加深入人心。纳兰容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思念和忠诚,展现了他细腻而深情的内心世界。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减字木兰花·清欢昨日

宋代 刘辰翁

清欢昨日。
十事不如人六七。
试数从前。
素素相从得几年。
子兮子兮。
再拣一枝何处起。
翠斧峰驼。
客好其如良夜何。

减字木兰花

元代 仇远

一番春暮。恼人更下潇潇雨。花片纷纷。燕子人家都是春。
莫留春住。问春归去家何处。春与人期。春未归时人未归。

减字木兰花·留春不住

宋代 晏几道

留春不住。恰似年光无味处。满眼飞英。弹指东风太浅情。
筝弦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转枕花前。且占香红一夜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