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原文赏析

  • jiǎn
    lán
    huā
    ·
    huà
    táng
    yàn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huà
    táng
    yàn
    zhū
    xián
    chū
    biàn
    màn
    niǎn
    qīng
    lóng
    zhǐ
    xiān
    xiān
    nèn
    cōng
  • tóu
    yuàn
    yuè
    chóu
    huā
    xiàn
    hóng
    fěn
    qīng
    yíng
    nuǎn
    xiāng
    tán
    weì
    chéng

原文: 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捻轻笼。玉指纤纤嫩剥葱。
拨头憁利。怨月愁花无限意。红粉轻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相关标签:写人抒情同情减字木兰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华美的大厅里,正在举行一场高雅的宴会。刚刚开始弹奏第一章的时候,琵琶的琴弦被轻轻地拢起来,慢慢地捻动,细长的手指像嫩葱一样。弹奏的方式低沉而忧郁,带着无尽的忧愁和怨恨,花月的音乐自有它无限的意境。舞女的身姿轻盈而美好,倚着檀槽却无法弹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

注释:
减字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画堂雅宴:在彩绘厅堂举行歌舞宴会。
朱弦:华美琵琶的琴弦。抹:琵琶的弹奏手法,一抹即乍弹。
入遍:开始弹奏第一章。遍,在曲调中是一种解释,即一章。
捻:搓动。拢:抚摸。都是琵琶的弹奏手法。
“玉指”句:形容琵琶女的手指细嫩如葱白。
拨头:舞蹈的名字。憁利,失意的样子。
红粉轻盈:指舞女轻盈而美好。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代指美女。
香檀:即檀槽,弦乐器上用来架弦的架子。 《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天圣年间,大约是在1023年至1032年之间。这时,作者还年轻,正值他的创作巅峰时期。同时,作者担任西京留守推官的职位,这首词正是在他担任这个职位期间创作的。

这首词的主题是一次宴会上女子演奏琵琶的场景。在这个宴会上,女子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优雅地演奏着琵琶。她们的指尖轻轻拨动琴弦,音符如泉水般流淌,将人们带入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她们的演奏技巧熟练而精湛,每一次的弹奏都仿佛是一幅绘画,将听众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境界。

这首词通过描绘女子演奏琵琶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场景中,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美妙。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的赞美和对女性才华的肯定,展现了他对女性的敬意和欣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作者在年轻时期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一次宴会上女子演奏琵琶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作者展现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才华的赞美和敬意。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创作才华,也让人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美妙。 《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词描绘了一位在歌舞筵席上优雅自在的歌女形象,她的琴艺高超,琴曲哀怨动人。作者在作品中隐藏了对歌女的同情之情。

文章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描述了宴会在宽敞的画阁里进行,然后进入正题,写到女子弹奏琵琶的技巧。作者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成句“轻拢慢捻抹复挑”搬移到词中,使描写更加朴素真切。欣赏琵琶的人自然会欣赏弹奏者高超的技巧,于是作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女子的手上,再次借用了白居易的“十指剥春葱”,创造了另一个完美的琵琶女。这种移花接木的效果,比自创更有神趣。

下片点明女子弹奏的曲子是《拨头》,虽然这支曲子已经失传,但作者明言曲名定有深意。随后的描写中出现了“怨月愁花无限意”的幽怨哀愁,女子弹奏触动了她内心的隐痛,她将自己想象成了皎月和鲜花,希望得到尊重和欣赏,但却沦落到为人佐酒的卑贱地步,其中的“无限意”恐怕无人理解。作者似乎察觉到了女子情绪的变化,对她为什么突然停止弹奏产生了疑问,但没有揭示答案,留给读者去细细体会。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是这首词成功的设计之处。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通过解读词中的描写和隐含意义,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词中所描绘的歌女形象和情感变化。 《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减字木兰花·青山绿水

金朝 王哲

青山绿水。
自与今朝长是醉。
绿水青山。
得道之人本要闲。
清风明月。
占得逍遥无可说。
明月清风。
共是三人我便同。

减字木兰花(李家出歌人)

宋代 毛滂

小桥秀绝。露湿芙蕖花上月。月下人人。花样精神月样清。
谁言见惯。到了司空情不慢。丞相瞋无。若不瞋时醉倩扶。

减字木兰花(中秋独与静之饮)

宋代 吴儆

碧梧秋老。
满地琅玕纷不扫。
门掩黄昏。
惟有年时月照人。
凄凉满眼。
肯作六年灯火伴。
莫说凄凉。
来岁如今天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