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
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原来荷花深处别有洞天,主人在那里开立了自己的门户。
注释:
次: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十里左右),自号石湖居士。
一曲:水流弯曲处。
阁:通“搁”。放置,搁置。
藕花:莲花。
别:另外,别有洞天。此句的意思为在那荷花深处,主人别有洞天的开了一个小门。
《次石湖书扇韵》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夏天的一个特殊场景。范成大是一位归隐石湖的文人,而姜夔则是从湖州赶来祝寿的客人。在范成大的生日宴会上,姜夔看到了范成大手中的扇子上题写的诗句,深受触动。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次石湖书扇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过,范成大原作题扇诗已经失传了。
这个场景展示了范成大的归隐生活和姜夔对他的赞赏之情。范成大选择隐居在石湖,远离尘嚣,过上了宁静的生活。他的生日宴会吸引了姜夔这样的文人前来祝寿,显示了范成大在文坛上的声望和影响力。
姜夔在看到范成大手中的扇子上的题诗后,被深深地打动了。这说明范成大的才华和艺术造诣令人惊叹,他的作品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启发。姜夔对范成大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范成大的敬意和欣赏。
于是,姜夔写下了这首《次石湖书扇韵》。这首诗可能是对范成大的赞美和祝福,也可能是对范成大的作品和归隐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不幸的是,范成大原作题扇诗已经失传,我们无法得知他当时的创作内容。但是,姜夔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范成大的敬佩和对范成大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范成大归隐生活的理解和共鸣。
这篇创作背景通过描述范成大的生日宴会和姜夔的感受,展示了范成大的归隐生活和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同时,它也表达了姜夔对范成大的敬佩和对范成大才华的赞美。这个背景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情感和思想的基础,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创作中所表达的意义。
《次石湖书扇韵》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景象,展现了范成大别墅的美丽和主人的高尚品格。诗中描述了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人家、院门等景物,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江南水乡特有的画面。
首句“桥西一曲水通村”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范成大别墅的位置。湖上的烟波浩渺,湖岸的林荫繁茂,湖水和溪流交汇的岸边滞留着浮萍的痕迹,作者正是凭借这一点找到通向村落的道路。这种情景就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找到桃花源一样,范成大的住所正是一个深邃的所在。
第二句“岸阁浮萍绿有痕”表达了声名已被风吹散,让水涤尽,但岸边的楼阁亭榭和水中的浮萍野鸭仍然存在,绿色依然存在。即使一切都已失去,“信脚自能知旧路”,那双在山青绿水之间走过千百遍的脚,仍然能认出这条路。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这两句描述了范成大的别墅石湖,它不仅是实在的建筑,更是范成大的精神家园。这个地方是他疲惫身心的修养之所,但是对外人来说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外人无法找到它的痕迹,只有他的知己姜白石才能找到。姜白石穿过藕花深处,推开门扉,进入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地方。同道中人对这个地方如同回家一样,而那些趋炎附势的俗人无论如何也无法进入。把门开在荷花繁盛之处,既是对同道中人的欢迎,也是对那些追求利禄的人的婉言谢绝。只有像姜白石这样清俊雅洁的人才能理解石湖仙的深意。
最后一句写范成大的别墅远离尘世的喧嚣,也是对主人高尚品格的赞美。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廷中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尽智慧,但却未得到皇帝的信任,御史便借机攻击他,于是他辞去官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深怕再次染上尘世的污秽,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里的“人”指的是那些趋炎附势的世俗之人。主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他的高尚品格。因此,他能在退隐之地过上宁静的生活。
《次石湖书扇韵》赏析详情»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音乐家,被誉为艺术全才。
姜夔的作品以空灵含蓄而著称,他在诗词、散文、书法和音乐方面都有出色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深情和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散文作品则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独到见解。姜夔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被誉为一代宗师。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歌曲。
姜夔的代表作品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和《绛帖平》等。这些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姜夔于1221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离世给南宋文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誉为继苏轼之后又一位难得的艺术全才。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