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风起云涌,局势变化莫测,军阀再次开战。他们洒向民众的尽是无边的怨恨,他们的黄粱美梦仅是昙花一现。
红军越过汀江,直逼龙岩与上杭。收取了祖国山河之一角作为根据地,农民欢欣鼓舞分田分地忙。
注释:
蒋桂战争: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1929年2月至4月间为控制两湖而进行的战争。1929年4月,桂系放弃武汉,败入广西。
风云:风起云飞,形态多变,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这里指时局。
军阀重开战:军阀指国民党新军阀。在北洋政府时代,军阀混战,连年不断;蒋介石国民党建都南京,曾取得暂时的妥协,至此战端又启,所以说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洒字由风云化出。怨,是说陷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对军阀的怨恨。
一枕黄粱:典出唐沈既济的《枕中记》,讲一个叫卢生的,在旅店向一个道士叹述穷困不得志。道士就拿出一个枕头,说枕在上面就能使他“荣适如志”。卢生在梦中从婚到死,享尽荣华富贵。转了一圈人生,醒来一看,困顿依旧,旅店主人也仍然在蒸黄粱(小米饭)。
红旗:借代词,指打红旗的人,即红军。
汀江:也叫汀水,又名鄞江。发源于福建西部长汀县东北境杉岭山脉的大悲山,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四县,是福建境内第三大河,至广东大埔县三河坝注入韩江。
龙岩:县名,在福建省西南部。
上杭:县名,在龙岩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根据地之一。
金瓯:指国土。语出《南史·朱异传》,梁武帝曰,“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分田分地:实行土地改革,建设根据地,这一些活动也包括在“收拾”的含义中。
《清平乐·蒋桂战争》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词的发表和写作时间的变动。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62年5月的《人民文学》杂志上,当时只有词牌《清平乐》,没有写作时间的标明。然而,在1963年12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这首词被增补了一个词题“蒋桂战争”,并标明了写作时间为“1929年秋”。这说明在词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对词的题材和写作时间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这篇创作背景的内容提供了关于这首词的发表和写作时间的历史变迁的信息。 《清平乐·蒋桂战争》创作背景详情»
地真忙”这句,表达了农民们翻身解放的喜悦和对土地革命的热情。
最后两句“一片红旗遍九州,万里江山尽是家”是整首诗的高潮和总结。红旗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和希望,遍布九州,意味着革命的力量已经传遍全国。而“万里江山尽是家”则表达了人民对新中国的归属感和家国情怀。
整首诗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动荡,表达了人民对革命的渴望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通过描绘红军进军闽西的壮丽景象和土地革命的喜悦,诗人展现了革命的力量和人民的希望,表达了对新中国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