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秦王扫六合》原文赏析

  • fēng
    ·
    qín
    wáng
    sǎo
    liù
  • [
    táng
    dài
    ]
    bái
  • qín
    wáng
    sǎo
    liù
    shì
    xióng
    zaī
  • huī
    jiàn
    jué
    yún
    zhū
    hóu
    jìn
    西
    lái
  • míng
    duàn
    tiān
    lüè
    jià
    qún
    cái
  • shōu
    bīng
    zhù
    jīn
    rén
    hán
    zhèng
    dōng
    kaī
  • míng
    gōng
    huì
    lǐng
    chěng
    wàng
    láng
    tái
  • xíng
    shí
    wàn
    shān
    weī
  • shàng
    cǎi
    yào
    máng
    rán
    shǐ
    使
    xīn
  • lián
    shè
    hǎi
    cháng
    jīng
    zhèng
    cuī
    weí
  • é
    xiàng
    yuè
    yáng
    pēn
    yún
    leí
  • liè
    qīng
    tiān
    yóu
    péng
    lái
  • 巿
    zài
    qín
    lóu
    chuán
    shí
    huí
  • dàn
    jiàn
    sān
    quán
    xià
    jīn
    guān
    zàng
    hán
    huī

原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相关标签:抒情议论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秦王嬴政以强大的威势,征服了战乱的中原六国。他挥舞着天子之剑,使得漫天的浮云消散,各国的贵族纷纷迁徙到咸阳。这就是所谓的天命,他驾驭着群雄,实现了宏图大略。天下的兵器被铸造成了十二尊金人,函谷关向东方敞开,国内变得太平。会稽岭上的石碑记录下了他的丰功伟绩,他驰骋在琅琊台上眺望大海,但他不知道仙岛蓬莱在哪里。他动用了七十万刑徒在骊山下修建陵墓,这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伤害了人民。他渴望神仙能赐予他长生不老之药,但徒然心生悲哀。他派出大海船进入海洋,用连发的弓箭射杀像山一样大的鲸鱼,目的是清除所谓的妖怪。哦,那鲸鱼真是巨大啊,额头就像山丘一样高,呼吸时掀起的波浪声如雷鸣。一旦鱼刺张开,青天就看不见了,只有他们在海里,怎么能到达蓬莱呢?徐芾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乘坐楼船去寻找仙药,至今没有回来!看看骊山脚下的深土,里面盛放的只是秦始皇冰冷的骨灰。

注释:崔嵬:高大的外貌。鬈鬣:鱼脊和鱼颌上的羽状部分。 《古风·秦王扫六合》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古风》组诗的第三首。这首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诗中谴责了秦始皇的行为,并预示了他最终家破国亡的结局。

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对秦始皇的评价,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力和批判精神。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但同时也采取了残酷的手段,大规模焚书坑儒,严厉统治,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李白在诗中谴责了秦始皇的行为,他用诗句揭示了秦始皇的暴虐和专制。他指责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了文化传统和知识积累,使得国家失去了宝贵的智慧和文化遗产。他还批评秦始皇的统治方式,认为他的统治是以暴力和压迫为基础的,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

最后,李白预示了秦始皇的结局。他通过诗句表达了对秦始皇家破国亡的预言,暗示了秦朝的灭亡和秦始皇的失败。这种预言性的描写,展示了李白对历史的洞察和对人物命运的把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李白对秦始皇的全面评价,既展示了秦始皇的功绩,又揭示了他的过失和失败。通过这首诗,李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思索,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见解。 《古风·秦王扫六合》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第二种,是从历史背景和讽刺的角度:

这首诗以赞美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主题,通过描绘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统一业绩来表达对他的赞美。诗的前段从篇首到“骋望琅邪台”一直在颂扬秦王的威风和统一天下的成就。

诗的前四句极力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作者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扫”空“六合”,首先就张扬了秦王的声威。接着用“虎视”形容其勃勃雄姿,更加逼人。这里的“猛虎攫人之势”形象地描绘了秦始皇的统一天下的决心和力量。接下来写统一天下的具体情景,用“浮云”象征当时天下混乱阴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寰区大定,一人“决”字,显得何其果断,有快刀斩乱麻之感。于是乎天下诸侯皆西来臣属于秦了。这段描写字字掷地有力,句句语气饱满,已经表达了对秦王的赞扬。

接下来的两句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采取的巩固政权的措施,也是在张扬气派。一是收集天下民间兵器,熔铸为十二金人,消除反抗力量,使“天下莫予毒也已”,于是秦和东方交通的咽喉函谷关便可敞开了。二是于琅邪台、会稽山等处刻石颂秦功德,为维护统一作舆论宣传。这两句描写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手段和宣传手法。

整个诗篇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壮举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秦王的歌颂至此达到极致,然而物极必反,这犹如贾谊《过秦论》的开篇,真是轰轰烈烈,使后来的反跌之笔更加有力。

后段的十二句则根据历史事实进行生动艺术描写,讽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暴政和残暴行径。这部分描写通过对秦始皇的统治方式和政策的讽刺,暗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成就背后的黑暗面。整首诗通过对秦始皇的赞美和讽刺,展现了历史背景下的复杂和矛盾。 《古风·秦王扫六合》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柯敬仲墨竹

明代 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月下独酌·其二

唐代 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戏为六绝句

唐代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