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原文赏析

  • chūn
    lái
    ·
    xié
    jiāng
    yǒu
    xún
    huā
    zhài
  • [
    yuán
    dài
    ]
    yuán
    hǎo
    wèn
  • xié
    jiāng
    yǒu
    xún
    huā
    zhài
    kàn
    tuì
    meí
    zhuāng
    děng
    xìng
    saī
    xiū
    suí
    liú
    ruǎn
    dào
    tiān
    tái
  • xiān
    dòng
    zhǎi
    qiě
    chàng
    chūn
    lái

原文: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
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相关标签:春天游玩喜春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宴会结束后,我带着美酒走出楼台,寻找美景,看着红梅花凋谢,又看着杏花初开。不要跟随刘晨和阮肇去天台山。天台山的仙洞非常狭窄,难以尽兴,还不如先唱一曲《喜春来》。

注释:玉友:酒名,这里泛指美酒。
花寨:指有美景的地方。
梅妆:即梅花妆。据唐代韩鄂《岁华纪丽》记载,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之花,拂拭不去,皇后留之,遂有梅花妆。这里指梅花凋谢。
杏腮:杏花像美人的香腮一样红润。
刘阮到天台:刘指刘晨,阮指阮肇。相传永平年间,刘、阮二人一同去天台山采药,在路上遇到两个女子,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结果留了半年之久。后来他们想念家乡,回到家后才知道已经过了七世。这件事见于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和《艺文类聚》。天台山位于浙江天台县北部,风景优美。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组名为《春宴》的小令,这些小令是在春天举办的宴会上所写的咏春曲。从题目可以推测,这些小令是用来招待客人的。根据内容来看,这组散曲应该是在金亡后作者退隐故乡时所作的。本篇创作背景主要描述了这组小令的主题和创作背景。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描述了一首曲子,该曲子描绘了宴会后赏花的情景。在春宴结束后,作者带着朋友们一起走出楼台,品味美酒,观赏花朵。他们先欣赏了褪去妆容的红梅,然后又观赏到刚刚开放的杏花。面对这美景,作者充满了诗意,同时也联系到自己的身世,发出了感慨。他表示不愿与元朝统治者合作,但又要超越刘、阮等人,决不隐逸避世,而是要承担起编撰金史的历史重任。这一句点题,说明了整首曲子的主旨。

在金朝灭亡后,元好问一直没有仕途,他在故乡建造了野史亭,专心致志地纂修金史,并最终完成了《壬辰杂编》和《中州集》,保存了金代的作品和史料。尽管在宴会赏春时,作者仍然牢记自己的责任,这种坚持实在令人钦佩。

这篇赏析通过描述曲子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使命的执着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整篇赏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元好问的照片
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文坛盟主,同时也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他的诗作成就最高,尤其以他的“丧乱诗”闻名。他的词被认为是金代一朝之冠,与两宋名家媲美。虽然他的散曲传世不多,但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元好问的著作包括《元遗山先生全集》和《中州集》。这些著作收录了他的诗、文、词、曲等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力。

关于元好问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190年8月10日,逝世于1257年10月12日。这段时间正好跨越了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之际,见证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元好问通过他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猜您喜欢

鹧鸪天 薄命妾辞三首

金朝 元好问

复幕重帘十二楼。
而今尘土是西州。
香云已失金钿翠,小景犹残画扇秋。
天也老,水空流。
春山供得几多愁。
桃花一簇开无主,尽著风吹雨打休。

蝶恋花 白鹿原新斋作

金朝 元好问

负郭桑麻秋课重。
十角黄牛,分去声得山田种。
乡社鸡豚人与共。
春风渐入浮蛆瓮。
绕屋清溪醒午梦。
一榻翛然,坐受云山供。
四海虚名将底用。
一声啼鸟岩花动。

满江红·一枕馀醒

金朝 元好问

一枕馀醒,厌厌共、相思无力。
人语定、小窗风雨,暮寒岑寂。
绣被留欢香未减,锦书封泪红犹湿。
问寸肠、能著几多愁,朝还夕。
春草远,春江碧。
云暗澹,花狼藉。
更柳绵闲?,柳丝谁织。
入梦终疑神女赋,写情除有文星笔。
恨伯劳、东去燕西归,空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