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弓》原文赏析

  • tóng
    gōng
  • [
    xiān
    qín
    ]
    míng
  • tóng
    gōng
    shòu
    yán
    zàng
    zhī
    yǒu
    jiā
    bīn
    zhōng
    xīn
    kuàng
    zhī
    zhōng
    shè
    cháo
    xiǎng
    zhī
  • tóng
    gōng
    shòu
    yán
    zài
    zhī
    yǒu
    jiā
    bīn
    zhōng
    xīn
    zhī
    zhōng
    shè
    cháo
    yòu
    zhī
  • tóng
    gōng
    shòu
    yán
    zhī
    yǒu
    jiā
    bīn
    zhōng
    xīn
    hǎo
    zhī
    zhōng
    shè
    cháo
    chóu
    zhī

原文: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相关标签:诗经宴会

译文及注释

译文:红漆雕弓弦松弛,功臣接过珍重藏。我有这些尊贵客,心中实在很欢畅。钟鼓乐器陈列好,一早设宴摆酒飨。
红漆雕弓弦松弛,功臣接过家中藏。我有这些尊贵客,内心深处实欢畅。钟鼓乐器陈列好,一早设宴劝酒忙。
红漆雕弓弦松弛,功臣接过收櫜囊。我有这些尊贵客,内心深处喜洋洋。钟鼓乐器陈列好,一早设宴敬酒忙。

注释:彤弓:漆成红色的弓,天子用来赏赐有功诸侯。
弨(chāo):弓弦松弛貌。
言:句中助词。藏:珍藏。
嘉宾:有功诸侯。
中心:内心。贶(kuàng):《郑笺》:“贶者,欲加恩惠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心贶之’正谓中心善之。“
一朝:整个上午。飨(xiǎng):用酒食款待宾客。
载:装在车上。
右:通”侑“,劝(酒)。朱熹:“右,劝也,尊也。”
櫜(gāo):装弓的袋,此处指装入弓袋。
酬:互相敬酒。 《彤弓》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段内容提到了古代周天子赏赐有功的诸侯的礼仪制度。根据古代的铜器铭文和《左传》等史书的记载,周天子会用弓矢等物品来奖赏有功的诸侯。这种制度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代。在《左传·文公四年》中,记载了卫国的宁武子来朝拜,周公与他举行宴会,并赋予他《湛露》和《彤弓》。《毛诗序》中也提到,《彤弓》是天子赐予有功的诸侯的礼物。这一制度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尊重功勋和奖励有功者的价值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周天子对于维护统治地位和巩固诸侯间关系的重视。这种赏赐制度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也反映了统治者与诸侯之间的互动关系。 《彤弓》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对《周颂·清庙》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文章首先指出诗歌开头的安排突出了诗人要描写的重点,通过描述有功诸侯接受赏赐的隆重仪式,展现了受赏者的感激之情和周天子对臣下的宠爱之情。接着,文章指出第二、三章与第一章意思基本相同,但通过个别字句的调整和反复吟唱,增强了读者情绪的感染和强调了细节的变化。文章还提到诗歌运用了赋法,语言简练而准确,使整首诗显得生动有趣。总的来说,这篇鉴赏文章对《周颂·清庙》的结构、表达手法和情感传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彤弓》鉴赏详情»

猜您喜欢

兴庆池侍宴应制

唐代 沈佺期

碧水澄潭映远空,紫云香驾御微风。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向浦回舟萍已绿,分林蔽殿槿初红。
古来徒奏横汾曲,今日宸游圣藻雄。

聚星堂雪

宋代 苏轼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

行苇

先秦 佚名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
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鍭。
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寿考维祺,以介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