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原文赏析

  • qīng
    píng
    ·
    xiè
    shū
    liáng
    huì
  • [
    sòng
    dài
    ]
    xīn
  • shào
    nián
    tòng
    yǐn
    xiàng
    jiāng
    xǐng
    míng
    yuè
    tuán
    tuán
    gāo
    shù
    yǐng
    shí
    shuǐ
    chén
    yān
    lěng
  • diǎn
    gōng
    huáng
    rén
    jiān
    zhí
    nín
    fēn
    fāng
    shì
    qiū
    tiān
    fēng
    lòu
    rǎn
    jiào
    shì
    jiè
    xiāng

原文: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相关标签:回忆伤怀孤寂清平乐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回忆起年轻时曾在这里狂饮一场,酒醒了眼前是奔流的吴淞江。团团明月投下了桂树的身影,十里之外都散发着桂花的幽香。
桂花只不过有一点点宫黄之色,却给人间送来这样的芬芳。也许是她要借着秋天的风露,让香气飘散到世界的四面八方。

注释:清平乐: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叔良:即余叔良,作者友人。木犀(xī):即木樨,桂树学名,又名崖桂。因其树木纹理如犀,故名。
痛饮:尽情喝酒。李白《送殷淑三首》其三:“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
吴江:即吴淞江,在今苏州南部,西接太湖。
团团:圆形。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水沉:即沉香。一作“蔷薇”。杜牧《扬州三首》其二:“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又《为人题赠诗二首》其一:“桂席尘瑶佩,琼炉烬水沉”。
大都:不过。宫黄:指古代宫中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是一种淡妆,这里指桂花。
直恁:竟然如此。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南宋政权的兴起和衰落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在辛弃疾自隆兴二年(1164)冬或乾道元年(1165)春,江阴签判任满后,他决定离开江阴,开始了一段流寓吴江的生活。这段时间正是他希望能够一展宏图的时候。

辛弃疾在江阴签判任职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脉资源。然而,由于一些政治斗争和阻碍,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和提拔。这让他感到失望和沮丧,同时也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流寓吴江对辛弃疾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希望通过离开江阴,能够摆脱过去的困境,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机会。吴江作为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给了他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在吴江的流寓生活中,辛弃疾不仅继续从事政治活动,还投身于文学创作。他以其才华横溢的词章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许多人,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和支持。

这段时间也是辛弃疾献《美芹十论》之后,他希望通过这篇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成就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机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辛弃疾流寓吴江的背景是他在政治和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他希望通过离开江阴,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这段时间对他的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在世界上散发出香气。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桂花香气的赞美和对桂花的热爱之情。桂花虽然身世不佳,但它的香气却能弥漫在整个世界上,给人们带来愉悦和美好的感受。这种豪放的情感和对桂花的赞美,展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词以桂花为主题,但并非只是简单地描写桂花的美丽,而是通过桂花来表达词人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词人通过回忆自己年轻时在吴江的经历,引出了对桂花的怀念和赞美。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醉酒后看到桂花的情景,以及桂花散发的香气给他带来的愉悦和感动。通过这些描写,词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桂花相结合,使词作更加丰富和有趣。



整首词的结构也很有特点。上片以叙事和描写景物为主,展现了词人年轻时的豪情和对桂花的赞美。下片则转入对桂花的赞美和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热爱之情。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开阔,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桂花和词人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桂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词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桂花的美丽和香气,展现了自己豪情壮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开阔,给人以愉悦和美好的感受。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宋代 苏轼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送增田涉君归国

近现代 鲁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留别广陵诸公 / 留别邯郸故人

唐代 李白

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
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
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
晚节觉此疏,猎精草太玄。
空名束壮士,薄俗弃高贤。
中回圣明顾,挥翰凌云烟。
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还家守清真,孤洁励秋蝉。
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
卧海不关人,租税辽东田。
乘兴忽复起,棹歌溪中船。
临醉谢葛强,山公欲倒鞭。
狂歌自此别,垂钓沧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