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回到家中,还未醒酒,夜晚的街道非常安静,马蹄声也很轻快。只见月色洁白,远处的渔火发出微弱的青光。
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心中充满了抱负和远大的志向,何况像今夜这样的豪情万丈,我要摘下满天的星星装在袖子里。
注释:
①鹧鸪天:鹧鸪天是一种词牌名,也被称为“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这首词的词牌定格为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共有五十五个字,前四句平韵,后五句平韵。
②列炬归来:指打着灯笼火把夜归。
③六街:泛指城市中繁华的街道。
④漫漫: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
⑤渔灯:指渔船上的灯火。
⑥从醉里:指在酒醉之时。
⑦心事:指心中所思虑或期望的事情。
⑧峥嵘:形容卓越不凡的样子。
⑨更堪:岂能忍受。
《鹧鸪天·列炬归来酒未醒》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在苏州的一次宴饮游乐之后的归来情景。时间定在1904年至1905年间,当时的苏州正处于朦胧的月色和漫漫的薄雾笼罩之中。在这样的氛围下,点点渔火的映衬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词人在半醉半醒之际,灵感迸发,创作了这首词。整个背景给人一种幽静、浪漫的感觉,与词人的心境相得益彰。 《鹧鸪天·列炬归来酒未醒》创作背景详情»
我来根据以上内容为您写一篇赏析。
这首词以“列炬”为题,源自于杜诗的“列炬散林鸦”,原本是描写除夕守岁之后打着灯笼火把出去拜年的场景。王国维多次使用这个词,有的是描写除夕,如《八声甘州》的“列炬严城去”;也有的不是,如这首词中提到的“月中薄雾”。大年三十晚上是没有月亮的,所以显然不是描写除夕景色。王国维之所以使用这个词,是为了以灯笼火把的“动”来衬托六街月夜的“静”。从“列炬归来酒未醒”到“六街人静马蹄轻”和“月中薄雾漫漫白;桥外渔灯点点青”,是一种环境和气氛的转变,其意境颇似冯延巳《抛球乐》的“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流水共盘桓。波摇梅蕊当心白,风人罗衣贴体寒”。二者都是从繁华热闹的人间生活转向冷清孤寂的自然景色,从中体现出内心的一种感受。“酒未醒”也就是“兴未阑”,正由于兴未阑,所以感觉到深夜的大街上特别冷清,只剩下马蹄的声音伴随着自己。
“月中薄雾漫漫白”和“桥外渔灯点点青”都是现实的写景:在月光之下,眼前所有景物都像是罩上了一层迷蒙的白雾;苏州多水多桥,此时雾中的一切都是朦胧的影子,惟有远处水边桥外有渔船上的几点灯光在这静谧迷蒙的画面深处闪闪发亮。这两句,以工整的对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月下风景。月下的景色是朦胧的,“酒未醒”的朦胧醉眼在朦胧的月色中捕捉那一闪一闪的光亮,由此联想到在酒意中松弛下来的意识在自由地捕捉那一点一滴的往事。
由于前面的写景中已经有了这种隐约的暗示,所以过片的“从醉里,忆平生”就顺理成章了。从醉里忆平生和清醒时忆平生是不同的。清醒时有许多理性考虑的干扰,所以有时候反而不够真实;而在喝醉的时候内心完全放松,不受任何约束,说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心里话。那么作者对自己平生的反省是什么呢,是“可怜心事太峥嵘”。作者用“峥嵘”来形容自己理想志向的特出和与众不同。理想志向太高有什么不好,志向太高了就容易遭受失望的打击。如果我们将这首词与冯延巳的《抛球乐》相对照,可以看出二者都是从繁华热闹的人间生活转向冷清孤寂的自然景色,从中体现出内心的一种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景色和气氛,以及作者在醉酒中对自己平生的反思,展现了一种从繁华到寂静、从欢乐到思考的转变。通过对环境和内心的描绘,词中透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鹧鸪天·列炬归来酒未醒》赏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