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草被风吹倒,云层很低,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对猎物已经形成合围之势。手中的弓不停地发射箭矢,跨下的马奔跑如飞。猎手发出爽朗的笑声,在随从的拥护下满载猎物归来。
再有本领的人不如拥有一副好的身手,人的一生要好好珍惜少年时光。不要等到年老时还在书帷下皓首穷经。
注释:
①草偃(yǎn):草被风吹倒。《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此处是指围猎。”
②雕弓:刻花纹的弓。
③从骑:骑马的随从。
④身手:本领,杜甫《哀王孙》诗:“朔方健儿好身手。”
⑤白首:谓年老。下书帷(wéi):指教书。引申指闭门苦读。《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1904年的秋天,那个时候清廷已经走向末日,国家的前途令人忧心忡忡。而主角王国维虽然是一位文人,但他也深感国家的危机。然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校教员,无法直接参与到国家的政治事务中去。因此,他只能通过写词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对国家的关切。这首词成为了他抒发情感和表达自己理想的一种方式。在这个时期,王国维的创作背景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尽管如此,他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能够唤起更多人的觉醒和行动,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创作背景详情»
一名书生,却无法在乱世中有所作为,感到无比的无奈和牢骚。他认为自己读了一辈子的书,却没有权势和力量去保护自己,更无法像豪侠一样在战场上振臂一呼。他感叹道,读书虽然可以明理,但明理却给他带来了孤独和痛苦。他举例扬雄投阁、龚生夭折,说明了文人在乱世中的悲剧命运。他认为,与其习文不如习武,年轻人如果有一身好的武艺,即使不能替天行道,至少也能保护自己。然而,结合作者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理想却近乎虚幻。因为他自己体素羸弱,称“万事不如身手好”,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已经接近三十岁,却说“一生须惜少年时”,感到无可奈何的遗憾。总之,这首词通过围猎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危难的关注和自己无能为力的悲哀,同时也反思了读书与习武的价值和选择。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赏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