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黄昏时节,风雨笼罩着整个城市,船上的宴席还没有结束。在风雨声中,阖闾城,这些乐曲让人不忍倾听。只怪当时和朋友们走得太近,导致今天的离别如此痛苦。当宴会结束时,我酒醉微醒,回想起一生的经历,不禁感慨万分啊!
注释: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用作词牌名。这个曲调分为平仄两种形式,字数以四十二字为主,最早采用这个曲调的是唐代的韩偓,通常以他的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式形式。正式形式有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画舫(fǎng):装饰华美的游船。
离筵(yán):饯别的宴席。
潇潇:形容雨声。
阖(hé)闾(lǘ)城:苏州的别称,也写作“阖庐城”。
形影密:形容关系亲密,总是不分离。形影指人的形体和影子。
日:《王国维遗书》中写作“朝”,《甲稿》和《王忠悫公遗书》中都写作“日”。
别离轻:指轻易分别。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1905年11月,当时罗振玉因为父亲去世而辞去了江苏师范学堂监督事的职务。不久之后,王国维也辞去了工作回到了家乡。1906年,词人即将离开苏州,前往北京,他的朋友为他设宴,名叫钱行。在这个离别的宴会上,词人感到非常伤感,于是填写了这首词,作为送别罗振玉的作品。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这首词描述了离开苏州时的饯别酒宴情景。词的上片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离开江南后再也听不到吴娘歌声的感叹。作者跳过等待和留恋的描写,将悲苦倾泻在对离别痛苦原因的追究和检讨上。
词的下片描述了罗、王之间的交往关系,是整首词的高潮,也是表达离别之悲的极致。与过去的人们怨天怨命、怨雨怨风不同,作者将离别的痛苦归咎于当初与对方建立了亲密友谊。既有今日,何必当初这句话是一种反语和愤语,表达了今日不得不轻易离别的悲痛导致对当日相知相识之乐的否定。忆平生一句含有深意,表达了对罗氏的感激之情。最后一句深化了主题,从眼前别离之痛苦升华至整个人生命运的慨叹。
整首词完全是在表达离别之意,从一个离别事件引向了反映人生和哲理的层次。词中描写了梦醒后的感觉,这常常带有对人生的反思和领悟。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赏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