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襕扣》原文赏析

  • chūn
    lái
    ·
    jīn
    dài
    luó
    kòu
  • [
    yuán
    dài
    ]
    yán
  • jīn
    dài
    luó
    kòu
    zào
    gài
    zhū
    fān
    liè
    hóu
    shān
    pàn
    duàn
    zài
    ān
    jiān
    tóu
  • qiū
    fēn
    wáng
    yōu

原文: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相关标签:写人豪迈喜春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身穿华丽的绮罗袍,腰间系着玉带,佩戴着鲤鱼形状的金符,乘坐着黑色车盖,红色旗帜高高飘扬,与五侯并列。虽然疆域广阔,山河壮丽,但都在我的笔尖之下掌握。这是我作为宰相不应该忘记的职责,正是在这个令人得意的秋天,减轻了帝王的忧虑。

注释:喜春来:曲牌名。
金鱼:形状像鲤鱼的金符,是一种标志官阶的饰物。
玉带:用玉石装饰的官服腰带。
罗襕(lán):绮罗袍,元朝以丝绸制成的官服。
皂盖朱幡:黑色车盖和红色旗帜,是高官出行时的仪仗。
列五侯:与五侯并列。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诸侯爵位。
得意秋:指心满意足的时光。
分破:减少,元代的口语用法。 《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襕扣》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公元1274年,元朝的左丞相伯颜领导元军攻打南宋的情景。伯颜率领中军从建康进发,与其他两路元军在临安会师。在至元十三年的时候,元军攻占了临安,南宋幼主被迫出降。根据伯颜和张弘范的曲意,可以推测伯颜创作这首曲子是在元军攻占临安之后。 《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襕扣》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小令的描述和解读。这首小令展现了作者伯颜的豪气和壮志。开篇的两句通过描述服饰和车马,展示了伯颜身居高位的身份和地位。他所佩戴的金鱼鱼符、玉饰腰带和衣服的扣子,都显示了他的贵族身份。而“皂盖朱幡列五候”则描述了他的仪仗车饰,进一步显示了他的权重和高位。

接下来的一句“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表达了伯颜对江山社稷的掌控和影响力。他站在河山之巅,指点江山,展现了他的豪气和自信。这句话将河山之重与笔尖之轻相提并论,显示了他的洒脱和优游感。

最后一句“得意秋,分破帝王忧”将作者的志得意满和豪气干云演绎到极致。据说在写这首小令时,伯颜已攻破建康,与其他两路元军会师临安,南宋幼主已降。这句话表达了伯颜建功立业的得意之秋,同时也展示了他为帝王分忧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气魄。

整首小令朴实、飘逸,展现了伯颜的豪迈之气。其中“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一句尤为宏大,展示了他的武勇和事功兼备。而最后一句则点题,表明了他的忠诚。这首小令展示了伯颜的豪气和壮志,令人感佩。 《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襕扣》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结客少年场行

唐代 李白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清代 洪亮吉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纵蛟虎纵横,龙鱼出没,也把纶竿。龙威丈人何在?约空中同凭玉阑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
更残,黑雾杳漫漫,激电闪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风来往,问我平安。思量要栽黄竹,只平铺海水几时干?归路欲寻铁瓮,望中陡落银盘。

七律·长征

近现代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