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旅兴》原文赏析

  •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
    xìng
  • [
    sòng
    dài
    ]
    xīn
  • tóu
    chǔ
    weǐ
    zhào
    rén
    qiān
    xiū
    shuō
    jiù
    chóu
    xīn
    hèn
    cháng
    tíng
    shù
    jīn
  • huàn
    yóu
    juàn
    rén
    liú
    zuì
    míng
    wàn
    huā
    hán
    shí
    qiě
    zhù
    weí
    jiā
    ěr

原文: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隐居霜天晓角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坐船顺流而下,转眼就在这吴头楚尾的地方行了千里。不说那些令人忧愁的事情,看长亭边的大树已经长成今天的样子了。我已经厌倦了宦游生活,幸好有美人留醉。明天就是寒食节了,风雨吹打落花,暂且住留几日,等天气好了再走。

注释:旅兴,在旅途中引起的兴趣。兴,读去声。
吴头楚尾: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可称“吴头楚尾”。
长亭树,今如此:以“树”代“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宦游吾倦矣,宦场中的生活,我厌倦了。
玉人,容貌美丽的人。后来多以此指美人。这里指高贵的朋友。
寒食:约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左右,清明节前一二天。 《霜天晓角·旅兴》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辛弃疾在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时所写的一首词。当时辛弃疾已经三十九岁,他在前一年被任命为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而在这一年的春天,他又被召为大理寺少卿。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词是辛弃疾在赴大理少卿任职时所作。 《霜天晓角·旅兴》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针对一首词的情调和主题进行了分析。词人表达了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对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词中抒发了对情欲的追求和官场往来的厌烦,但整体上似乎带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词人此时正当意气风发,在朝廷任职,应该更加激发奋身为国的决心,但词中却写得颓丧,这使人怀疑词人写这首词时的真实思想。

上片描写了旅途中的景物,舟行千里,看到长亭边的树木已经长大,不由得想起了“旧愁新恨”。词人已经三十九岁了,南归也已经十六七年了,多年来频繁调动职务,壮志一直未能实现,这让词人感到十分愁苦。

下片词人直抒胸臆,点出了主旨,明确表达了对自己饱受朝廷猜忌、大材小用的抱怨之辞。词人遇到了一位美女,她邀请词人共饮,并留词人多住几日,要等到寒食节的风雨过了再走,这更加强烈了词人归隐的想法。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词中所体现的归隐之意与词人后期词作中的归隐心情不同,因为这只是一时的牢骚之语,词人仍然对朝廷能够振作精神、北伐复国抱有相当大的希望。 《霜天晓角·旅兴》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唐代 李白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金门答苏秀才

唐代 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清代 纳兰性德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