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君还:君主回到
石门:指宫殿的大门
朱火:指火炉
始:开始
改:改变
木:指木材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如有情:好像有感情一样
尚:还
含:包含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折芳:采摘花草
愧:惭愧
遥忆:远追忆
永路:永远的道路
勖:勉励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远见:远见卓识
故人:旧友
足:满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巨海:广阔的海洋
纳:容纳
麟阁:指宫殿
才贤:有才能和德行的人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金阙:天子之门阙,犹金门也。
酌醴:斟酒
琼筵:美酒盛宴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屡忝:多次受宠辱
白云唱:指在高处歌唱
黄竹篇:指黄竹编写的文章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恩光:恩惠的光辉
拙薄:平凡
云汉:指天上的星辰
希腾:希望飞升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铭鼎:铭刻在鼎上
倘云:如同云彩一样
遂:实现
扁舟:小船
渺然:渺小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留:停留
卧:躺下
丹壑:红色的山谷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未果:未能实现
三山期:指与朋友约定的时间
遥欣:远远地欣赏
一丘乐:一片欢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玄珠:黑色的珠子
寄:寄托
象罔:指象征的东西
赤水:红色的水
寥廓:广阔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狎:亲近
东海鸥:指东海的海鸥
共营:共同经营
西山药:指西山的草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栖岩:栖息在山岩上
寂灭:消失
处世:生活在世上
龙蠖:指龙和蠖虫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良辰:美好的时光
不同赏:不能一同欣赏
永日:整天
闲居:闲适地居住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檐间:屋檐之间
窗下:窗户下面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缘溪:沿着溪流
绿筱:绿色的芦苇
隔岫:在山岭之间
窥:偷看
红蕖:红色的莲花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采薇:采摘薇草
行笑歌:边行边唱笑歌
眷:关心
何已:怎么办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石镜:指山间的湖泊
松鸣:松树的声音
风琴:指风吹过的琴弦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得心:心灵得到满足
虚妙:空灵美妙
外物:外界的事物
颓靡:颓坏靡散之义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身世:个人的经历
如两忘:好像忘记了一样
老烟水:指古老的江湖
《金门答苏秀才》译文及注释详情»
(1) 张华和张协的诗句中,张华说:“朱火青无光。”张协说:“钻燧忽改木。”吕向在注释中解释说:“改木,指改变钻火的本质。”
(2) 《楚辞》中有句诗:“折芳馨兮遗所思。”
(3) 陆云的诗句是:“永路隔万里。”
(4) 谢灵运的诗句是:“百川赴巨海。”
(5) 《三辅黄图》中的《汉宫殿疏》说:“麒麟阁是萧何建造的,用来收藏秘书和安置贤才。‘巨海’这两句是正喻对写句法,意思是麒麟阁广纳才贤,就像巨海接纳百川一样,强调其众多。”
(6) 金阙是天子的门阙,类似于金门。
(7) 谢朓的诗句是:“复酌琼延醴。”张铣在注释中解释说:“琼筵是天子宴请群臣的席位。说琼指的是珍美之物。醴指的是酒。”
(8) “白云唱”指的是“白云在天,山陵自出”这篇文章。西王母和穆天子相互唱和。
(9) 《穆天子传》中记载了天子在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人被冻住的情况下,作了三首诗来哀悼百姓。其中一首诗是:“我徂黄竹,□员閟寒,帝收九行。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万民,旦夕勿忘。”另一首诗是:“我徂黄竹,□员閟寒,帝收九行。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万民,旦夕无穷。”第三首诗是:“有皎者鴼,翩翩其飞。嗟我公侯,□勿则迁,居乐甚寡,不如迁土,礼乐其民。”天子说:“我一个人享乐就是淫荡,不是为了治理万民,□登。”于是他在黄竹处过夜。
(10) 江淹的诗句是:“宵人重恩光。”
(11) “云汉”指的是天河。“云汉希腾迁”意思是致力于升迁到更高的地位。
(12) 《礼记》中说:鼎上有铭。铭是自己的名字。自称以表扬祖先的美德并让后世知晓。
(13) 杨齐贤说:扁舟指的是功成名遂后退,就像范蠡乘扁舟游历五湖一样。
(14) 鲍照的诗句是:“妍容逐丹壑。”
(15) 《史记》中说:海中有三座神山,名为蓬莱、方丈、瀛洲,神仙居住在那里。
(16) 《汉书叙传》中说:在一个幽谷中垂钓,万物都不会干扰他的心情;在一个小山丘上栖息,天下都不会改变他的快乐。
(17) 《庄子》中说:黄帝游赤水之北,遗失了玄珠,于是派象罔去找。象罔找到了玄珠。李杖在《述志赋》中说:“寄玄珠于罔象。”
(18) 李善在《文选注》中说:“廖廓”指的是高远的地方。
《金门答苏秀才》注释详情»
这篇简析主要讲述了李白在公元743年待诏金门期间,写下了一首描写苏秀才隐居之处的诗。诗中描述了苏秀才的隐居环境,如鸟鸣、花落、溪水、岫间等美景,以及李白对这种自然景色的向往和眷恋。诗中的“得心自虚妙”既指苏秀才,也包括李白自己。李白表示自己愿意与苏秀才一同在大自然中度过余生,忘却身世。整篇简析主要围绕诗中的内容展开,介绍了诗的背景和主题,并解释了一些诗句的含义。 《金门答苏秀才》简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