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
象龙:指雷声。
唤:呼唤。
不应:没有回应。
竹龙:指竹子做的龙形装置。
起行雨:指竹子做的龙形装置在移动时会带来雨水。
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
联绵:连续不断。
十车辐:指车轮上的辐条。
伊轧:指车轮转动时发出的声音。
百舟橹:指船桨。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
大法轮:指天空中的太阳。
救汝:拯救你。
旱岁苦:指干旱的年景。
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
横江:横跨江面。
锁巨石:指巨石被固定住。
溅瀑叠城鼓:指飞溅起的水堆叠成鼓起的城墙。
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神机:指自然界的神奇机理。
日夜运:指不断运转。
甘泽:指甘甜的雨水。
高下普:从高处普降下来。
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老农:指农民。
用不知:不知道如何使用。
瞬息:瞬间。
千亩:指广阔的农田。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
抱孙:指农民抱着孩子。
带黄犊:指带着小牛。
翠浪:指绿色的浪花。
余波及井臼,春玉饮酡乳。
余波:指水波。
井臼:指井和磨。
春玉:指春天的玉米。
饮酡乳:喝醉了酒的脸一样红。
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
江吴:指江苏和浙江地区。
夸七蹋:整天用人力踏的水车。
足茧:指脚上的茧。
腰背偻:腰背弯曲。
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
此乐:指这种乐趣。
殊未知:非常不为人所知。
吾归:我回去。
当教汝:要教给你。
《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译文及注释详情»
溅瀑叠城鼓:形容飞溅起的水堆叠成像城墙一样凸起的景象。瀑:喷起的水。鼓:凸起;涨大。
高下普:从高处普降下来,形容雨水从高处向下均匀地降落。
春玉饮酡乳:形容春天的玉米喝了这水后,颗粒像喝醉了酒的脸一样红。酡,指饮酒后脸红。
七蹋:指用人力踏动的水车,一天都在不停地运转。蹋同踏。七:旧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通常以卯至酉为昼,共七个时辰,此处引申为一整天。
《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注释详情»
这首诗赏析了永州的山清水秀和丰富的水利资源。在宋代,各地开始修建坝堰来拦水,永州也不例外。其中一种特殊的水利工具是筒车,它利用腾涌的水力,通过竹编叶扇带动装满水的竹筒,用来灌溉田地。这种筒车的运作方式让诗人感到惊叹,他在游览永州时目睹了这一奇观,并对其进行了赞赏。
诗中描绘了筒车车水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它的功力和壮观。通过诗人的描写,读者可以想象到水流湍急,竹筒载满水的情景。这种水利工具的运用使得农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农作物茂盛,梗稻如云。这幅图景给人一种农家乐的感觉,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诗人还通过与江浙地区的脚踏水车进行比较,赞赏了永州丰富的水利资源。江浙地区的脚踏水车是一种人力驱动的水利工具,而永州的筒车则利用了自然的水力。诗人对永州的水利资源感到欣喜,他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赞赏之情。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永州的水利工具筒车,展示了永州山清水秀和丰富的水利资源。诗人对筒车的奇观和功力赞叹不已,同时也表达了对永州水利资源的欣喜之情。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写和赞美之辞,展示了永州独特的水利文化和丰富的农业景观。
《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赏析详情»
张孝祥(1132年-1169年)是宋朝的一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他是汉族,出生在简州(今属四川)的明州鄞县。
张孝祥的才思敏捷,词作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他的词集包括《于湖集》40卷和《于湖词》1卷。他对苏轼非常敬仰,每次写诗或文章时,都会询问门人:“与东坡相比如何?”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关于张孝祥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并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