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ǔ sè):弹奏瑟琴。
清商:古代音乐曲调名,也指古代音乐。
屈子:屈原,楚国的爱国诗人。
九歌: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眷眷(juàn juàn):思念,怀念。
拂袖(fú xiù):挥动袖子,指写作。
泛舟:划船游玩。
辈(bèi):后代,子孙。
遐想(xiá xiǎng):遥远的思念,遥远的向往。
乐趣悠渺(yōu miǎo)不尽:乐趣无穷尽。
我辈(wǒ bèi):我们这一辈子,我们这一代人。
《水调歌头·泛湘江》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担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期间的情况。据《宋史》记载,张孝祥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出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谗言的诬陷,他被迫下台。于是,在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离开桂林,结束了他的官职,返回北方。在他北归的途中,他在湘江上泛舟时创作了这首词。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关于张孝祥的背景信息,以及他创作这首词的时空背景。 《水调歌头·泛湘江》创作背景详情»
总结全文,词人通过描写行舟过湘水的情景,展示了自己高洁脱俗的情怀和对潇湘的渴望。同时,词人运用屈原的诗句和形象,表达了对屈原忠愤忧国的情操的赞美,并展示了自己豁达自适的心情。整篇赏析通过多视角的审美情趣和别开生面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词人对屈原和他的作品的敬仰和赞美。 《水调歌头·泛湘江》赏析详情»
张孝祥(1132年-1169年)是宋朝的一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他是汉族,出生在简州(今属四川)的明州鄞县。
张孝祥的才思敏捷,词作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他的词集包括《于湖集》40卷和《于湖词》1卷。他对苏轼非常敬仰,每次写诗或文章时,都会询问门人:“与东坡相比如何?”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关于张孝祥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并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