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泛湘江》原文赏析

  • shuǐ
    diào
    tóu
    ·
    fàn
    xiāng
    jiāng
  • [
    sòng
    dài
    ]
    zhāng
    xiào
    xiáng
  • zhuó
    tān
    beǐ
    fēng
    liáng
    shān
    chǔ
    xíng
    biàn
    zhī
    qiàn
    dào
    xiāo
    xiāng
    mǎi
    biǎn
    zhōu
    guī
    shì
    tiān
    gōng
    liù
    yuè
    xià
    cāng
    làng
    chán
    tuì
    chén
    wài
    dié
    mèng
    shuǐ
    yún
    xiāng
  • zhì
    rèn
    lán
    peì
    qióng
    fāng
    xiāng
    feī
    xiào
    zòu
    qīng
    shāng
    huàn
    jiǔ
    zhōng
    fèn
    shì
    sān
    wén
    hái
    zhēng
    guāng
    qiǎn
    ér
    beì
    jiào
    weì
    yāng

原文: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相关标签:写水赞美志向兴衰水调歌头

译文及注释

fǔ sè):弹奏瑟琴。
清商:古代音乐曲调名,也指古代音乐。
屈子:屈原,楚国的爱国诗人。
九歌: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眷眷(juàn juàn):思念,怀念。
拂袖(fú xiù):挥动袖子,指写作。
泛舟:划船游玩。
辈(bèi):后代,子孙。
遐想(xiá xiǎng):遥远的思念,遥远的向往。
乐趣悠渺(yōu miǎo)不尽:乐趣无穷尽。
我辈(wǒ bèi):我们这一辈子,我们这一代人。 《水调歌头·泛湘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担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期间的情况。据《宋史》记载,张孝祥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出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谗言的诬陷,他被迫下台。于是,在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离开桂林,结束了他的官职,返回北方。在他北归的途中,他在湘江上泛舟时创作了这首词。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关于张孝祥的背景信息,以及他创作这首词的时空背景。 《水调歌头·泛湘江》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总结全文,词人通过描写行舟过湘水的情景,展示了自己高洁脱俗的情怀和对潇湘的渴望。同时,词人运用屈原的诗句和形象,表达了对屈原忠愤忧国的情操的赞美,并展示了自己豁达自适的心情。整篇赏析通过多视角的审美情趣和别开生面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词人对屈原和他的作品的敬仰和赞美。 《水调歌头·泛湘江》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张孝祥的照片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是宋朝的一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他是汉族,出生在简州(今属四川)的明州鄞县。

张孝祥的才思敏捷,词作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他的词集包括《于湖集》40卷和《于湖词》1卷。他对苏轼非常敬仰,每次写诗或文章时,都会询问门人:“与东坡相比如何?”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关于张孝祥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并不是很清楚。

猜您喜欢

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元代 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代 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清溪行 / 宣州清溪

唐代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