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秋天的天空明净,远处的水与长空相接,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的淡烟笼罩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间。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
注释:此词原无题,乾道本题作“荆州约马奉先登城楼观塞”。据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此词调名下另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观塞”即观望边塞。这时荆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霜日:指秋天。一说秋天的太阳。明霄:明净的天空;晴朗的天空。蘸(zhàn):沾染,沾取液体。水蘸空:指远方的湖水和天空相接。
鞘(shāo):装刀剑的套子,一说鞭鞘,这里指马鞭。鸣鞘声:刀剑出鞘声。一说指行军时用力挥动马鞭发出的声音。绣旗:绣有图案的军旗。
有无中:若有若无。
烽火北:当时荆州已成南宋边界,谓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已在火线的北面。
尊:同“樽”,酒杯。酒器。戍楼:有军队驻防的城楼。
酒阑:饮酒将尽。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天,张孝祥被任命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并于八月开始驻扎在荆州。《宣城张氏信谱传》中提到,荆州一直是虏骑的冲要地,自建炎以来,每年都没有安宁的日子。然而,张孝祥通过内修外攘,使百废俱兴,即使在战乱频仍的情况下,人民也能够得到休息。根据词的原题和“霜日明霄”等词语,可以推测这首词应该是在乾道四年冬天在荆州创作的。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创作背景详情»
中。最后一句“烽火连天”的描写,更是将中原沦陷的惨状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词以观塞为引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中原沦陷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霜日明霄”、“水蘸空”、“鞘为鞭梢”等,使词意更加深刻。同时,词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无尽忧愤。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赏析一详情»
这首《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在1168年秋天写的。当时,他担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扎在荆州。这首词描绘了他对祖国的思念和对边塞之地的痛心之情。
词的上片以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景象为背景,张孝祥约着友人马举登上荆州城楼。然而,荆州这座城池本应是祖国内地的一部分,却如今成了边塞之地,这让张孝祥感到痛心。他满怀爱国热忱,面对破碎的山河,无法欣赏大自然的风光。远望之下,只能看到烟尘滚滚、战旗飘舞的战场,还能听到撕裂心肺的马鞭声。这些景象真实地烘托出了“边塞”的气氛,也表达了作者的沉痛之情。
下片直接写出了作者对中原故国的怀念。眼前已是遍地烽火,而“万里中原”的美好河山却在烽火以北的遥远北方。回想起中原故土,回想起中原的遗民,作者感慨万端,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即使喝了一尊浊酒,也无法抑制满腔悲愤。喝完酒后,面对萧瑟的秋风,作者终于禁不住泪流满面。
整首词只有六句,四十二个字,却展现了丰富的主题思想。张孝祥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中原故土以及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都得到了充分表达。词中情感真切,景物描写、气氛烘托和感情抒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辉映。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艺术技巧。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赏析二详情»
张孝祥(1132年-1169年)是宋朝的一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他是汉族,出生在简州(今属四川)的明州鄞县。
张孝祥的才思敏捷,词作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他的词集包括《于湖集》40卷和《于湖词》1卷。他对苏轼非常敬仰,每次写诗或文章时,都会询问门人:“与东坡相比如何?”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关于张孝祥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并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