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让我再不能行往远方。
如果明日风向回转,天气变好,那么今夜露宿于此又有什么关系呢?阵阵波涛声好似龙宫中奏演的《霓裳羽衣曲》,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注释:
山峰:指黄陵山。(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湘水由此入湖。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庙,世称黄陵庙。词题一作“黄陵庙”。词句也稍有差异)
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张孝祥在公元1167年时的经历。当时,他担任官职在湖南长沙市的潭州。然而,后来他改变了官职并离开了湖南。他乘船北上的途中,经过了洞庭湖畔的黄陵山。然而,他的船遇到了风阻,无法前行。在这个困境中,张孝祥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被题为《黄陵庙》,并被收录在《宋六十名家词》中。尽管有些语句略有不同,但整体上反映了他在黄陵山遇到风阻的情景。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创作背景详情»
·阻风山峰下》是一首描写行船遇风受阻的词曲作品。上片以船只停泊在山下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此时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美丽的秋景和宽广的湖面。作者用“满载”和“平铺”这两个对偶句,将山色和湖光一并描绘出来,给人一种美丽的画面。这两句纯属写景,但作者的欣悦之情也透露其中。
接下来的“波神”二句描写了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以及变天的前兆。作者通过描写水神留住夕阳美景的情景,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这里作者运用幽默的手法,将船只遇风受阻的情景写得生动有趣,同时也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安闲自在。
下片则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他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继续航行。虽然被迫露宿,但他表现出旷达胸襟,认为“何妨”。接着,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想象出水声如同龙宫的音乐。他认为龙宫奏欢庆之乐,预示着明天将是好天气,船只能够正常前进。最后一句“准拟岳阳楼上”,作者设想明天能够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
整首词曲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作者的心境描写,展现了作者在行船遇风受阻时的心情和期待。同时,词曲中运用了对偶句和幽默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整体而言,这首词曲鉴赏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鉴赏详情»
张孝祥(1132年-1169年)是宋朝的一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他是汉族,出生在简州(今属四川)的明州鄞县。
张孝祥的才思敏捷,词作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他的词集包括《于湖集》40卷和《于湖词》1卷。他对苏轼非常敬仰,每次写诗或文章时,都会询问门人:“与东坡相比如何?”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关于张孝祥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并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