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又出身于高贵门第,这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淄尘,黑尘,喻污垢。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淄,通“缁”,黑色。京国,京城。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浇,浇酒祭祀。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金缕曲·赠梁汾》译文及注释详情»
清代词坛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词人都纷纷使用〔金缕曲〕这一词牌来填词。在众多的〔金缕曲〕中,有一首由纳兰性德赠给梁汾的词格外引人注目。据徐釚在《词苑丛谭》中所述,这首词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广泛的传颂,以至于教坊歌曲中无人不知晓《侧帽词》这一作品。 《金缕曲·赠梁汾》创作背景详情»
幻之能事,使人感受到纳兰性德内心的喜悦和兴奋。他在遇到梁汾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心事、互相理解的知己,这种情感的交流让他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接下来的几句,“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表达了纳兰性德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不管是清醒时还是醉酒时,都应该在美丽的花前或花下享受生活。这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展现了纳兰性德豁达、乐观的一面。
最后一句“卧看牵牛织女星”,以一种宏大的视野,展示了纳兰性德对于人生的思考。他以牵牛织女的传说为象征,表达了对于爱情和美好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在人世间看到这两颗星星的相会,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幸福。这句诗意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整首词以纳兰性德的自我表白和心境抒发为主线,通过对于自己身世的看法、对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于友情和爱情的向往,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情感和思想。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友情和爱情的思考,使人产生共鸣和共鸣。这首词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思想的深度,是一首值得品味和赏析的佳作。
《金缕曲·赠梁汾》赏析详情»
这个轶事典故讲述了纳兰容若写的《金缕曲》背后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纳兰容若、顾梁汾和吴汉槎。
故事发生在顺治丁酉年,吴汉槎考中举人,但由于主考官舞弊,导致考试闹成大狱。吴汉槎虽然是凭真才实学考中的,也受到了牵连,被判充军宁古塔。顾梁汾得知此事后,全力营救朋友,但二十年过去了,即使顺治换成了康熙,仍然无法帮助吴汉槎。
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在康熙年间官封“太傅”,顾梁汾在纳兰的家里做他父亲的幕客。顾梁汾想起好友在边塞受苦,于是写了两首《金缕曲》寄给他。这两首词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作品,被赞美为可以与李陵和苏武的《河梁生别诗》以及向秀怀念嵇康的《思旧赋》相媲美。
纳兰容若看了顾梁汾的《金缕曲》后非常感动,于是也写了两阕《金缕曲》给顾梁汾。其中一首开篇的词句“娥眉谣诼,古今同忌”指的就是吴汉槎所受的冤枉事。另一首《金缕曲》的结尾写道:“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吾者,梁汾耳。”表示他和顾梁汾一样,目标就是要把吴汉槎救回来。
后来,纳兰容若等到了一个适当的机会,请求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援助。纳兰明珠出了一些力,朋友们也凑了一些钱,最终成功将吴汉槎赎回来。时人称顾梁汾的两首《金缕曲》为“赎命词”。还有一个名叫顾忠的人写诗记述了这件事,诗中赞美了顾梁汾、纳兰容若和吴汉槎之间的友情。
这个轶事典故展示了纳兰容若、顾梁汾和吴汉槎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他们为了帮助朋友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金缕曲·赠梁汾》轶事典故详情»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