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大家都说春江的景色美丽,但是到了三春即将结束的时候,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我拄着拐杖漫步在江头,站在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上,只看见柳絮像疯子一样疯狂地随风飞舞,轻浮不自重的桃花追逐着流水而去。
注释:
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
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颠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组绝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创作的,题名为《漫兴》,意思是随手写下兴致所至的诗句。他并不追求写尽、写全,也不是同时创作的。从这九首诗的内容来看,可以看出它们是按照春夏季节的次序写成的。
杜甫的草堂周围风景非常美丽,他在那里的生活也相对安定。然而,作为一个经历过战乱的诗人,他并没有忘记国家的困境和自己无法回到故乡的痛苦。尽管眼前是一片繁花似锦,但他的心中仍然时刻被家国的忧思所困扰。这组诗的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没有批判女子的风俗作风的意思。然而,其中有两句诗使用了“柳”和“桃花”这样的意象来形容女子,比如“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由于诗中表现出了一种轻浮的状态,所以后来的人常常用它来暗指女子的轻佻和不羁之风。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赏析详情»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