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其三》原文赏析

  • yuè
    xià
    zhuó
    ·
    sān
  • [
    táng
    dài
    ]
    bái
  • sān
    yuè
    xián
    yáng
    chéng
    qiān
    huā
    zhòu
    jǐn
  • shuí
    néng
    chūn
    chóu
    duì
    jìng
    yǐn
  • qióng
    tōng
    xiū
    duǎn
    zào
    huà
    suǒ
    bǐng
  • zūn
    shēng
    wàn
    shì
    nán
    shěn
  • zuì
    hòu
    shī
    tiān
    rán
    jiù
    zhěn
  • zhī
    yǒu
    shēn
    zuì
    weí
    shèn

原文: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相关标签:饮酒抒情愁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三月的长安城里,春光明媚,春花如锦。谁能像我一样,春天来了却独自愁闷,只知道痛饮美景?贫富和长寿本来就是天生的差别,各有各的命运。在酒杯中,生死没有区别,更何况世上的万事根本没有定论。醉酒之后,失去了对天地的感知,只能一个人扎进孤独的枕头里。在沉醉中,不知道自己还在哪里,这种快乐到底在哪里能找到呢?

注释:三月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如锦。也有其他版本的译文,如“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或“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咸阳指的是长安。城也有一种说法是指时光。

径须:直接必须。

穷通:贫困和显达。

造化:指自然界的创造者,也可以指自然。

齐死生:生与死没有差别。

兀然:昏然无知的样子。孤枕指的是独自睡觉、独自宿舍的意思。 《月下独酌·其三》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内心的失意悲观情绪为出发点,通过饮酒来寻求宽慰。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试图从精神上寻求慰藉。尽管诗中表达了旷达乐观的话语,但其中流露出的“谁能春独愁”一语,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痛苦情绪。

诗人在诗中强调了强自宽慰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情绪的激烈流动,就像塞住的川流一样。当一个人在极度痛苦的时候发出狂笑,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而当李白在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时候,发出“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的醉言时,读者同样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主要特色在于以旷达的语言写牢骚,以欢乐的描写写愁苦,这种矛盾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性。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情绪,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月下独酌·其三》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清代 纳兰性德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春日醉起言志

唐代 李白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九日登山

唐代 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