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
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
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春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
对此我真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
高歌一曲邀请天上的明月,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注释:
前楹:厅前的柱子。
眄(miǎn):斜视。
《春日醉起言志》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天宝元年(742年)奉诏入京供奉翰林的经历。然而,由于他嫉恶如仇,很快受到排斥和打击。他对官场的黑暗污浊感到失望和愤怒,经常用酒来消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在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居住在东鲁时创作的,另一种认为是在开元年间(713-741年)李白居住在安陆时创作的。 《春日醉起言志》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讲述了李白的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通过醉酒来忘却人生的虚幻。诗人在醉意朦胧中,发现了新的天地,享受了人生的乐趣。当他从醉梦中醒来时,发现世界变得安宁,春天已经到来。这种幽美之境是诗人心境的表现,他的心境在沉醉后平静了下来,才能发现以前未曾发现的幽美之境。这种发现使他进入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忘却了人间的忧虑和烦恼,只有审美的观照和心灵的宁静。诗人对于这种醉后悟道境界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他希望这种心境能够持续更久,因此继续喝酒。这首诗受到陶渊明《饮酒》诗的影响,但保持了李白自己的风格,写得流畅酣畅。诗人在沉醉时有些陶渊明的影子,但一旦完全醒来,又回到了豪放旷达的李白。 《春日醉起言志》鉴赏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