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风紧雁行高》原文赏析

  • shén
    ·
    fēng
    jǐn
    yàn
    xíng
    gāo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fēng
    jǐn
    yàn
    xíng
    gāo
    biān
    luò
    xiāo
    xiāo
    chǔ
    tiān
    hún
    mèng
    xiāng
    xiāo
    qīng
    shān
    cháo
    cháo
  • duàn
    liáng
    yún
    lái
    piāo
    duò
    líng
    jīn
    lěng
    hóng
    yuān
    yāng
    xiàng
    chù

原文: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相关标签:典故写景抒情盼望河渎神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风萧瑟,卷起漫天落叶,大雁向着南方高飞。我们的爱情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徒然留下无尽的相思。
偶然飘来一朵凉云,洒下几点雨,不由令人记挂起那生着红草的水滨,鸳鸯今夜该向哪里栖宿?

注释:河渎神: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九字,上片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韵,下片二十五字,四句四仄韵,亦有通首押平韵者。
无边:这里是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色。
楚天:《文选·宋玉高唐赋序》云:“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后来在诗文中便以此作为男女情事的常用之典。
堕(duò):落下。灵雨:好雨。
红:水草,又称水荭。浦溆(pǔ xù):水畔,水边。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词《饮水词笺校》的创作背景。根据赵秀亭和冯统一的记载,这首词的用语多取自湘楚地区的方言,很可能是为了向张见阳致敬而创作的。张见阳是江华令,他曾经使用过“灵雨”这个词。而词中提到的“鸳鸯”等词语,则可能是在调侃张见阳,因为据了解,张见阳曾经带着家人南行。这首词创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天,大约是在张见阳离开京城后不久创作的。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分析和解读。词的上片通过描写景物来营造凄清的氛围,以表达主人公容若内心的寂寞和相思之苦。词中使用了形象的描写,如“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以及“楚天魂梦与香销,青山暮暮朝朝”,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容若对相爱之情的无奈和痛楚。词的下片则通过借景抒情,运用“凉云”、“灵雨”等意象,描绘出容若思念之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思恋之人的盼望和担忧。整首词没有明确提及人物,而是通过暗示和意象的运用,烘托出容若内心的刻骨悲伤。这篇赏析对词的写法和意境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惜秋华·木芙蓉

宋代 吴文英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相携。试新妆乍毕,交扶轻醉。
长记断桥外。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愁边暮合碧云,倩唱入、六幺声里。风起。舞斜阳、阑干十二。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宋代 辛弃疾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赠友人三首

唐代 李白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