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送朱樱》原文赏析

  • rén
    sòng
    zhū
    yīng
  • [
    táng
    dài
    ]
  • 西
    shǔ
    yīng
    táo
    hóng
    rén
    xiāng
    zèng
    mǎn
    yún
    lóng
  • shǔ
    huí
    xiě
    chóu
    réng
    wàn
    yún
    yuán
    tóng
  • zuó
    zhān
    mén
    xià
    xǐng
    tuì
    退
    cháo
    qíng
    chū
    míng
    gōng
  • jīn
    pán
    zhù
    xiāo
    cháng
    xīn
    rèn
    zhuàn
    péng

原文: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相关标签:咏物赞美农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原来西蜀的樱桃也是这样鲜红啊,乡野之人送给我一竹笼满满的樱桃。虽然熟透了,但我细心地移放几次却还是把它弄破了。令人惊讶的是,上万颗樱桃竟然如此圆润均匀。回想起当年在门下省供职时,曾经蒙受皇帝恩赐的樱桃,退朝时我双手把它擎出大明宫。唉!金盘玉箸早已相隔遥远,今天尝新樱桃的时候,我已经漂泊天涯,像转蓬一样。

注释:野人:指平民百姓。朱樱:红樱桃。
也自红:意思是说与京都的一般红。
筠(yún)笼:竹篮。
细写:轻轻倾倒。愁:恐怕,担心。
万颗匀圆:指上万颗樱桃大小均匀圆润。讶许同:惊讶如此相同。
沾:接受恩赐。门下省:官署名。肃宗至德年间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大明宫:唐宫殿名,君臣在此上朝。
玉箸(zhù):华丽的筷子。
转蓬:蓬草遇风拨根而旋转,喻身世之飘零。 《野人送朱樱》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赠满筠笼。”第二联写樱桃的形态和数量,表达了诗人对果农的赞美。第三联是诗人回忆在长安的往事,特别是在宫中受恩赐的情景。第四联则回到了现实,诗人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戴。

整首诗通过描写樱桃的成熟和赠送,展现了诗人与邻里的和睦相处。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樱桃的形态和数量,表达了对果农种植技艺和劳动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回忆在长安的往事,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整首诗以时间词为标识,将现实与回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皇恩的深深眷恋和感激之情。

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形象描写和隐喻等,使诗意更加丰富。诗人通过对樱桃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丰富,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和皇恩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野人送朱樱》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煎盐绝句

清代 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农父

唐代 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宋代 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