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儿女篮舆,田舍老盆,随意林壑。
三重屋上黄茅,赖是秋风留著。
旧家年少,也曾东抹西涂,鬓毛争信星星却。
岁暮日斜时,尽栖迟零落。
如昨。
青云飞盖追随,倾动故都城郭。
叠鼓凝笳,几处银屏珠箔。
梦中身世,只知鸡犬新丰,西园胜赏惊还觉。
霜叶晚萧萧,满疏林寒雀。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文坛盟主,同时也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他的诗作成就最高,尤其以他的“丧乱诗”闻名。他的词被认为是金代一朝之冠,与两宋名家媲美。虽然他的散曲传世不多,但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元好问的著作包括《元遗山先生全集》和《中州集》。这些著作收录了他的诗、文、词、曲等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力。
关于元好问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190年8月10日,逝世于1257年10月12日。这段时间正好跨越了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之际,见证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元好问通过他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夕照醺烟,轻飏黦尘,愁共天阔。
才知有酒须浇,莫待无花空折。
逡巡未了,转恨薄倖东风,墙头吹乱荼蘼雪。
和絮扑春衣,似前番时节。
催发。
绿波南浦,画舸亭亭,柳阴初别。
直到如今,只是一般痴绝。
寻思无计,纵使会解连环,定难料理柔肠结。
容易近黄昏,又窥人斜月。
海日沈空,江雨弄寒,花事多阻。
金缸正照瑶珰,色喜紫芝眉宇。
象坊桥侧,倚筇昨展新居,城阴深拥斜阳住。
高咏和山姜,道无多家具。
还诉。
心期倦鹤,生计枯蟫,并成愁绪。
扫叶祛尘,况此卅年甘苦。
白头兄弟,几夜共被深谈,幽栖讵忘同游侣。
沈陆竟何如,作閒鸥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