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原文赏析

  • duì
  • [
    táng
    dài
    ]
    bái
  • juàn
    lián
    liáo
    lòu
    shī
    湿
    cǎo
    mián
    qiān
  • xiù
    zàng
    yún
    cuì
    kōng
    tíng
    zhī
    suì
    yān
  • shuǐ
    wén
    chóu
    fēng
    xiàn
    线
    chóng
    nán
    qiān
  • jìn
    sǒu
    wǎng
    lái
    jiāng
    shù
    qián

原文: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
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相关标签:写景感慨愁绪伤感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烟雨朦胧的景象中,诗人卷起窗帘,抬头向外眺望。雨水打湿了草木,那郁郁葱葱的草看起来柔软、薄弱,像丝绵一样,非常茂盛。

在那边的一个神秘的石洞上,浮着稀疏的白雾,庭院上到处都是支离破碎的细烟。

雨点轻轻打在江水上,一波波水纹向四周散开,犹如忧愁四散,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的忧愁。吹拂的风像千斤重的东西,难以连成一片,断断续续。

整天忙碌的老农人忙于耕种,在这样阴沉潮湿的天气中也没有休息一刻,趁着烟雨天耕种江边上肥沃的田地,江边一片繁忙。

注释:
①绵芊:指草木像丝绵那样柔软、薄弱、纤细的样子,非常茂盛。
②古岫(xiù):本意为岩穴,表示古老神秘的石洞。云毳(cuì):本意指毛发,表示云朵清淡、稀薄、朦胧的样子。
③空庭:幽寂的庭院。
④水纹:水的波纹。
⑤叟(sǒu):指年老的男人。老叟,即老年人。 《对雨》译文及注释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

唐代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过苏州

宋代 苏舜钦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夜雨述怀

宋代 王十朋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浇肠竹叶频生晕,照眼银釭自结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