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试望阴山》原文赏析

  • qìn
    yuán
    chūn
    ·
    shì
    wàng
    yīn
    shān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shì
    wàng
    yīn
    shān
    àn
    rán
    xiāo
    hún
    yán
    pái
    huái
    jiàn
    qīng
    fēng
    tiān
    cái
    chǐ
    huáng
    shā
    piàn
    suì
    chéng
    huāng
    yún
    duī
    yuǎn
    diāo
    wài
    hán
    yān
    cǎn
    kaī
    chí
    chú
    jiǔ
    zhuàn
    shí
    wàn
    jīng
    leí
  • qióng
    biān
    qiū
    huái
    怀
    yòu
    píng
    shēng
    duō
    hèn
    zaī
    zhī
    liáng
    jué
    sài
    é
    meí
    zhǒ
    shāo
    chén
    cǎo
    jùn
    kōng
    tái
    beǐ
    zhuàn
    liú
    nán
    héng
    dǒu
    bǐng
    lüè
    diǎn
    weī
    shuāng
    bìn
    zǎo
    shuaī
    jūn
    xìn
    xiàng
    西
    fēng
    huí
    shǒu
    bǎi
    shì
    kān

原文: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愁苦沁园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远望塞外的阴山,不禁让人无限伤怀,徘徊不语。只见几座青峰高耸入云,仿佛离天只有几尺的距离,眼前黄沙遍地,不见一丝尘埃。碎叶城早已荒芜,拂云堆也遥远得看不见,只看见飞翔云外的雕鹰和凝聚着寒冷的雾气。我正在这里徘徊不前,忽然听到山崖上巨石撞击的声音,就像是万丈深壑里发出的隆隆雷声。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一韵到底,前半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半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
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
簇:簇拥,聚集。几簇:丛集的样子。
匝(zā)地:满地,遍地。
碎叶城:唐代古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堆上有中受降城,并建有拂云祠。
雕:雕鹰。惨不开:聚成一片愁惨、凄凉的景象。
踟蹰:徘徊不前。
绝塞:极远的边塞。蛾眉遗冢(zhǒng):谓古代和亲女子之墓。骏骨:骏马之骨。
斗柄:即构成北斗星斗柄的三颗星。 《沁园春·试望阴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容若作为一名随军出征的文人,跟随副都统郎坦、公彭春等人前往东北雅克萨一代罗刹势力的领地进行侦察任务。这个势力一直以来都是边境地区的威胁,他们的入侵行为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

在这次侦察任务中,纳兰容若和他的同伴们穿越了茫茫戈壁,跋涉了千山万水,来到了东北边境的雅克萨地区。这里的环境艰苦,充满了荒凉和荆棘。然而,纳兰容若并没有因为艰苦的环境而气馁,相反,他对家乡的思念更加强烈。

在这个陌生的土地上,纳兰容若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愁。他思念家乡的春天,思念家人的温暖,思念那片属于他的园林。于是,他在这个荒凉的地方,写下了这首《沁园春》。

《沁园春》是纳兰容若在思乡之情中创作的一首诗歌。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春天,描述了那片属于他的园林。他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歌不仅仅是纳兰容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抒发,更是他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和对边境地区的关注。他通过这首诗歌,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边境地区的关注,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保卫家园。

纳兰容若的《沁园春》成为了他在这次侦察任务中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歌不仅仅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他对国家和家乡的关怀和担忧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歌,他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保卫家园。 《沁园春·试望阴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纳兰在这里通过对塞外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上片以描绘阴山为起点,通过“试望”的心境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思绪的纷繁。接着,作者通过描写山岭高耸和辽阔的沙漠,以及遥远的碎叶城和拂云堆,营造出雄伟悲壮的氛围。整个词的情感在这种氛围中流淌,直到突然的巨响出现,给整个上片带来了一个高潮。

下片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穷边自足愁怀”,作者点明了塞外边疆的荒凉和艰苦,以及自己内心的愁绪。接着,作者通过“凄凉绝塞,蛾眉遗冢”和“销沉腐草,骏骨空台”两个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上悲惨事件的感慨。虽然这些人和事已经过去,但凄凉的塞外景象和荒废的台阶仍然存在,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最后,作者通过“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这几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黄河的流动和星辰的运行是永恒不变的,而人的生命却是短暂的,这让作者感慨万分。

整篇赏析通过对塞外风光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整篇赏析更加生动有趣。 《沁园春·试望阴山》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春归

唐代 杜甫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唐代 杜甫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清平乐·烟深水阔

唐代 李白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