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缓步走出临淄城的城门,遥望荒凉寂静的荡阴里。那里有三座坟墓紧相连,形状大小都非常相似。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是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的。他们的力气能够推倒南山,又能够截断系大地的绳子。不料一旦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注释:梁甫吟: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这篇为齐地土风,可能诸葛亮作。
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累累:连缀之貌。这两句是说三座坟墓相邻,坟形大致相似。
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两个桃子赠给三位士,让他们计功食桃。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个桃子。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两人听后都感到羞愧,于是自刎而死。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排:推也,这里是指“推倒”的意思。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绝:毕,尽。地纪:犹“地纲”。“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一朝:一旦。
晏子:齐国大夫晏婴。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古辞《相和歌·楚调曲》(又名《泰山梁甫吟》)。尽管从写坟开始,保留了葬歌的痕迹,但实际上与葬歌无关,而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歌讲述了齐景公利用国相晏婴的谋略,通过二桃杀死三士的故事。 《梁甫吟》创作背景详情»
诗歌通过描写三壮士冢和三人的遭遇,展现了他们的勇力绝伦和不幸的结局。诗中使用了问答句式,通过明知故问和答曰的方式,突出了三人的崇高和被害。诗的结尾以问答的形式揭示了谋害三士的人是国相齐晏子,以此谴责他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诗歌表达了对勇士的赞美和对谋害者的谴责,同时也反思了权力和地位对人性的影响。整首诗通过对三壮士冢的描写和对三人遭遇的叙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正,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梁甫吟》鉴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