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原文赏析

  • jiān
    jiā
  • [
    táng
    dài
    ]
  • cuī
    zhé
    shǒu
    qiū
    fēng
    chuī
    ruò
  • zàn
    shí
    huā
    dài
    xuě
    chù
    chén
  • ruò
    chūn
    fēng
    zǎo
    cóng
    cháng
    lòu
    duō
  • jiāng
    hòu
    yáo
    luò
    suì
    cuō
    tuó

原文: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相关标签:感慨时间岁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面对摧残,芦苇无法保护自己,又被秋风吹着,该怎么办呢?只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开出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当芦苇还很柔弱的时候,春风吹过都觉得来得太早,在茂密生长时,夜晚的寒露又增多了。即使花叶凋谢后摇落,还担心岁月虚度。

注释:蒹葭:植物名,即芦荻,芦苇。蒹指没有长穗的芦苇,葭指初生的芦苇。一般生长于沼泽、河沿、海滩等湿地。
摧折:摧残折断。
自守:保卫自己,坚守自我。
若何:怎么办。《新唐书》有“诏不许,若何?”
花戴雪:暗指花开。芦苇花为灰白之色,花开如同顶着白雪。
蹉跎:失意,虚度光阴。
江湖后摇落:此处江湖引申为退隐。贾岛《过唐校书书斋》诗“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蒹葭》译文及注释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

唐代 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唐代 杜甫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鹦鹉曲·都门感旧

元代 冯子振

都门花月蹉跎住,恰做了白发伧父。酒微醒曲榭回廊,忘却天街酥雨。
〔幺〕晓钟残红被留温,又逐马蹄声去。恨无题亭影楼心,画不就愁城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