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立春日》原文赏析

  • hàn
    gōng
    chūn
    ·
    chūn
  • [
    sòng
    dài
    ]
    xīn
  • chūn
    guī
    lái
    kàn
    meǐ
    rén
    tóu
    shàng
    niǎo
    niǎo
    chūn
    fān
    duān
    fēng
    weì
    kěn
    shōu
    jìn
    hán
    nián
    shí
    yàn
    liào
    jīn
    xiāo
    mèng
    dào
    西
    yuán
    hún
    weì
    bàn
    huáng
    gān
    jiàn
    jiǔ
    gēng
    zhuàn
    qīng
    jiǔ
    duī
    pán
  • què
    xiào
    dōng
    fēng
    cóng
    biàn
    便
    xūn
    meí
    rǎn
    liǔ
    gēng
    xiē
    xián
    xián
    shí
    yòu
    lái
    jìng
    zhuàn
    biàn
    zhū
    yán
    qīng
    chóu
    duàn
    wèn
    rén
    huì
    jiě
    lián
    huán
    shēng
    jiàn
    huā
    kaī
    huā
    luò
    cháo
    lái
    sài
    yàn
    xiān
    hái

原文: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相关标签:婉约写景怀念故国情怀汉宫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注释:
汉宫春:词牌名。《高丽史·乐志》名《汉宫春慢》。《梦窗词集》入“夹钟商”。各家句读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春已”三句:谓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发,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胜,彩胜。稼轩《蝶恋花·元日立春)词起句云:“谁向椒盘答彩胜。”此风宋时尤盛。
“无端”两句: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无端:平白无故地。
“年时”两句: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酉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浑末办”两句:言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浑:全然。黄柑荐洒:黄柑酪制的腊酒。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又一说,称五辛盘。《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 《汉宫春·立春日》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汉宫春·立春日》是辛稼轩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刚刚成家时创作的。当时,辛稼轩寓居在京口(今镇江),他在绍兴三十二年就已经有了家室,与范邦彦之女、范如山之妹成婚了。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辛稼轩在创作这首词时正值立春日,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立春日的到来意味着寒冬即将过去,万物开始复苏,大地重新充满生机。辛稼轩可能受到了这个节气的启发,创作了这首以春天为主题的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

其次,辛稼轩在创作这首词时正处于新婚的喜悦之中。他与范邦彦之女成婚后,开始了新的家庭生活。这首词可能是他在新婚之际为妻子写的一首赞美之作,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深的爱意和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期待。

总的来说,辛稼轩在创作《汉宫春·立春日》时,受到了立春节气和自己新婚生活的双重启发。他以春天为主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妻子和婚姻生活的深深的爱意和美好期待。这首词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婚姻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喜悦和幸福。 《汉宫春·立春日》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二

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词中通过描绘立春时节的景物,暗喻南宋政局的不安定。作者以自然界的气候多变来暗指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碌碌无为,表达了对政局的不满和担忧。词的下片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忧国怀乡之情。作者想到立春之后,东风就会吹送出柳绿花江的一派春光,表达了他急欲报国、收复失土的决心。同时,他也深恐自己岁月虚度,对于恢复事业的担忧和惆怅也表露无遗。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情厚意,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前途的期望。 《汉宫春·立春日》赏析二详情»

赏析一

寓意连绵不断的忧愁。这里的连环指的是一种玉制的饰品,由多个环连在一起,象征着连绵不断的忧愁。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解开心中痛苦的人。

接下来的几句“春已归来,却笑我、独自伤情”,再次强调了春天的到来,但作者却感到孤独和伤感。这种对春天的反差描写,使整个词意境更加深刻。

最后一句“何时解我、心中连环”,表达了作者对于解开心中痛苦的渴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痛苦,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汉宫春·立春日》赏析一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垂钓

唐代 白居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流夜郎赠辛判官

唐代 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渡河北

南北朝 王褒2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