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金陵的南方有一座送别客人的劳劳亭,亭边的道路旁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自古以来,别离之情不如长江东流的水,再加上这里的白杨树悲伤的风声,更加伤人心情。我像谢灵运一样,乘坐朴素的船,清霜之夜在长江的清流上高声吟唱。曾经听说过袁虎在牛渚下吟诗,得到了谢尚的宠遇,而今我的诗才不在袁家郎之下。而今所遇到的只有苦竹发出的寒声和秋月,可惜没有知音,只好空船独自宿舍,寄情于归梦之中。
注释:劳劳亭:位于江宁县南五十里,是古代送别之所,又名临沧观。
离离:形容草茂盛的样子。
悲风愁白杨:出自《古诗》,意为白杨树的风声悲伤,令人忧愁。
素舸:没有装饰的船。康乐:即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所以被称为谢康乐。
朗:声音清晰响亮。川:指长江。
牛渚:即现在的安徽马鞍山采石矶。
五章:指五首诗。
袁家郎:指袁宏,字虎,晋朝人。
苦竹:王云说竹子有淡竹和苦竹两种,它们的茎叶没有区别,但是竹笋的味道不同,以苦淡的竹笋而得名。
帘:指船窗帘。
《劳劳亭歌》译文及注释详情»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唐玄宗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巅峰。天宝八载(公元749年)正是唐玄宗统治的鼎盛时期。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才被誉为“诗仙”,作品广泛流传至今。李白游历了许多地方,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了他的旅途经历和所见所闻。
在天宝八载,李白游历到了金陵,这是当时的江南重镇,也是文化艺术的中心之一。金陵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繁荣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李白在金陵游历期间,被这座城市的繁华景象和文化底蕴所吸引,他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在这个背景下,李白创作了这首诗。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金陵的喜爱和对唐玄宗治理下的国家繁荣的赞美之情。诗中可能描绘了金陵的美丽风景、繁忙的市井、文人雅士的聚会等场景,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辉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仅仅是李白游金陵的经历,更是唐代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李白展示了他对唐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金陵这座城市的深深眷恋之情。这首诗成为了李白创作的经典之作,也是唐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劳劳亭歌》创作背景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