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半夜闻笛》原文赏析

  • qīng
    bàn
    wén
  • [
    táng
    dài
    ]
    bái
  • qiāng
    meí
    huā
    yǐn
    lǒng
    shuǐ
    qíng
  • hán
    shān
    qiū
    yuè
    cháng
    duàn
    guān
    shēng

原文: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相关标签:抒情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忧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羌笛声声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却让人在这吴溪听到陇头流水般的伤情。又使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响遍令人肠断的边关之声。

注释:羌笛: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竹笛。原出于古羌族,故称《梅花引》,古曲名。
吴溪:指清溪,古属吴。
陇水:即《陇头水》,古乐府横吹曲。《乐府诗集》卷二十五《陇头歌辞》:“陇头流水,呜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水情:“情”一作“清”。古代陇州有陇坡(在今陕西陇县),山势高峻,坡上有清水从四面下注。离家游子行经此地唱出悲歌称《陇头流水歌》。
“寒山”句:此句宋蜀本注:“一作空山满明月。”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北,李白常以玉门关形容去国离乡的忧愁。 《清溪半夜闻笛》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清溪半夜闻笛》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公元754年游秋浦(今安徽贵池)时所作。当时是天宝十三载,李白已经五十三岁。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的早春,李白前往长安,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关治国理政的策略。然而,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重视,他感到无计可施,于是决定离开长安。同年秋天,李白南下到达安徽宣城。从此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李白一直在宣城度过。这段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灵感。

在《清溪半夜闻笛》这首诗中,李白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场景。他在清溪边的夜晚,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这声音如此悠扬动听,使他感到心旷神怡。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这个夜晚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境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安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后,李白感到失落和困惑。而来到宣城后,他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他在宣城期间的一种心境的抒发,也是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的表达。

通过《清溪半夜闻笛》,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在宣城时的心境和情感。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在长安失意后,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和沉思,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这首诗成为了李白创作的经典之作,也是他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 《清溪半夜闻笛》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围绕着一首诗歌《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展开。诗中通过铺叙的方式,描绘了羌笛的哀怨和陇头流水的幽咽,创造出了一幅荒凉凄美的画面。

诗人在夜半听到羌笛的声音,也许是奏着《梅花引》的曲调,也许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调,但诗人却联想到了自己悲愁的身世和处境,从而引发了悲愁之情。《陇头歌》中的“陇头流水,鸣声幽咽”也表达了悲愁之情。李白的《秋浦十七首》中也有“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的句子,可见这里的“清溪陇水情”也是断肠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寒山、秋浦、月光、流水、笛声和断肠人,这些元素构成了这幅画图的基本要素。寒山在秋浦,而玉关声则是使人肠断的悲声,也表达了诗人常以玉门关来形容离乡忧愁的情感。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羌笛已经与表现征战之苦、思乡之痛的诗歌联系在一起,集中表现了家国之思和思乡之痛。这主要是因为羌笛常与出塞、关山、陇头水等边塞的地名相联系,而这些地名自然而然地让人想起荒凉的边关塞漠、流血厮杀的战场以及久戍边疆未归的将士。整首诗的基调是低沉的、伤痛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羌笛的哀怨和陇头流水的幽咽,创造出了一幅荒凉凄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和离乡的思念之情。 《清溪半夜闻笛》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发潭州

唐代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武侯庙

明代 佚名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柳营曲·叹世

元代 马谦斋

手自搓,剑频磨。
古来丈夫天下多。
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
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
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
今日个,平地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