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二》原文赏析

  • chū
    qiè
    jiā
    hái
    shū
    shān
    shī
    èr
    shǒu
    èr
  • [
    jīn
    cháo
    ]
    yuán
    hǎo
    wèn
  • yǎn
    zhōng
    huá
    shēng
    jiù
    shì
    rén
    gòng
    lún
    lǎo
    shù
    suō
    sān
    bǎi
    chǐ
    qīng
    shān
    hái
    jiàn
    shū
    sūn

原文: 眼中华屋记生存,旧事无人可共论。老树婆娑三百尺,青衫还见读书孙。



金朝诗人元好问的照片
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文坛盟主,同时也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他的诗作成就最高,尤其以他的“丧乱诗”闻名。他的词被认为是金代一朝之冠,与两宋名家媲美。虽然他的散曲传世不多,但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元好问的著作包括《元遗山先生全集》和《中州集》。这些著作收录了他的诗、文、词、曲等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力。

关于元好问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190年8月10日,逝世于1257年10月12日。这段时间正好跨越了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之际,见证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元好问通过他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猜您喜欢

呈刘子卿四首 其一

宋代 赵蕃

南渡六十载,况谈元祐时。故家垂欲尽,遗事莽难知。文字既多舛,传闻宁破疑。唯公有源委,万折必东之。

壬辰除夜

明代 罗万杰

折肱已更三,立壁惟馀四。一副光皮囊,逢场且作戏。

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

唐代 黄滔

抟将盛事更无余,还向桥边看旧书。
东越独推生竹箭,北溟喜足贮鲲鱼。
两回谁解归华表,午夜兼能荐子虚。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