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幼朔是明时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并未提及。根据《列朝诗集小传》闰集记载,彭幼朔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不知道他的身世和来历。万历时期,他自称邹长春,曾被问及他在蜀地潼川州的游寓情况。他自称擅长容成御女之术。
之后,彭幼朔又在吴中居住了七年,居于云间,自称江鹤,号觎甄子。过了几年,他又去了楚中,自称祝万寿,诸生们都跟随他学习举业。在诸生中,他认识了杨涟,认为他是个有才华的人。杨涟的父亲去世后,涟因劳累而生病,数月不食,濒临死亡,彭幼朔给他服用了一粒药,使他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之后,彭幼朔来到了吴,与钱谦益一起游玩,并传授气功法给他。他还传授了汞银法,并详细谈论了过去几百年朝野的事情。天启年间,杨涟因劾魏忠贤而陷入大狱,彭幼朔出资帮助了他的家庭。后来,他来到了金陵,自己经营坟茔,并在谈笑中逝世。葬后两个月,他寄信给朋友,详细描述了自己的葬礼安排。一年后,有人在登莱山中见到了他。
彭幼朔的诗词>>
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是清代晚期的著名词家。他出生于安徽全椒,于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嘉兴知县。太平军起义爆发后,薛时雨参与了李鸿章的军事行动,负责招抚流亡和振兴文教的工作。他的才能得到了认可,晋升为杭州知府,并兼任粮道督办,代行布政和按察两司的职务。他还是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的亲家。
薛时雨是晚清时期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作品包括《藤香馆诗删》和《词删》等。他的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充满了田园诗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他的词作被广泛传颂,并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薛时雨于1885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词作流传至今,被誉为晚清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和词作都展现了他对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薛时雨的诗词>>
洪升(1645~1704)是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他出生于世宦之家,是汉族,来自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洪升在康熙七年(1668)进入北京国子监肄业,但二十年来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中举,一直穿着白衣度过了一生。他的代表作品《长生殿》历经十年的创作,经过三次修改才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引起了社会的轰动。然而,次年他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指责并下狱,被革去太学生的身份,后来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
晚年,洪升回到了钱塘,但生活非常贫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受邀前去观赏,但在返回杭州的途中,他在乌镇酒醉后不慎失足落水而死。
洪升与孔尚任一起被称为“南洪北孔”,他们都是当时戏曲界的杰出人物。
洪升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