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幼朔

彭幼朔是明时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并未提及。根据《列朝诗集小传》闰集记载,彭幼朔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不知道他的身世和来历。万历时期,他自称邹长春,曾被问及他在蜀地潼川州的游寓情况。他自称擅长容成御女之术。
之后,彭幼朔又在吴中居住了七年,居于云间,自称江鹤,号觎甄子。过了几年,他又去了楚中,自称祝万寿,诸生们都跟随他学习举业。在诸生中,他认识了杨涟,认为他是个有才华的人。杨涟的父亲去世后,涟因劳累而生病,数月不食,濒临死亡,彭幼朔给他服用了一粒药,使他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之后,彭幼朔来到了吴,与钱谦益一起游玩,并传授气功法给他。他还传授了汞银法,并详细谈论了过去几百年朝野的事情。天启年间,杨涟因劾魏忠贤而陷入大狱,彭幼朔出资帮助了他的家庭。后来,他来到了金陵,自己经营坟茔,并在谈笑中逝世。葬后两个月,他寄信给朋友,详细描述了自己的葬礼安排。一年后,有人在登莱山中见到了他。 彭幼朔的诗词>>

薛时雨

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是清代晚期的著名词家。他出生于安徽全椒,于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嘉兴知县。太平军起义爆发后,薛时雨参与了李鸿章的军事行动,负责招抚流亡和振兴文教的工作。他的才能得到了认可,晋升为杭州知府,并兼任粮道督办,代行布政和按察两司的职务。他还是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的亲家。
薛时雨是晚清时期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作品包括《藤香馆诗删》和《词删》等。他的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充满了田园诗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他的词作被广泛传颂,并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薛时雨于1885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词作流传至今,被誉为晚清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和词作都展现了他对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薛时雨的诗词>>

成鹫

成鹫(1637-1722)是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的一位僧人。他的俗姓是方,名觊恺,字麟趾,出生在番禺(今属广东省)。他出身于书香世家,家境富裕。成鹫的个性豪放倜傥,他的诗文也同样充满了豪放的气息,没有雕饰,颇有庄子的风格。
成鹫被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他的作品包括《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这些作品涵盖了佛教经典的解说、山水志、诗集等多个领域。
除了他的文学成就,成鹫的生平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事件。然而,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补充。 成鹫的诗词>>

洪升

洪升(1645~1704)是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他出生于世宦之家,是汉族,来自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洪升在康熙七年(1668)进入北京国子监肄业,但二十年来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中举,一直穿着白衣度过了一生。他的代表作品《长生殿》历经十年的创作,经过三次修改才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引起了社会的轰动。然而,次年他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指责并下狱,被革去太学生的身份,后来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
晚年,洪升回到了钱塘,但生活非常贫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受邀前去观赏,但在返回杭州的途中,他在乌镇酒醉后不慎失足落水而死。
洪升与孔尚任一起被称为“南洪北孔”,他们都是当时戏曲界的杰出人物。 洪升的诗词>>

慧霖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慧霖的整理补充:
慧霖(字梅盦),又称新建人,本姓李。他是一位古代文人,以诗文才华闻名。慧霖的生卒年份尚不详。
慧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松云精舍诗录》。这部诗集记录了他在松云精舍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作品。《松云精舍诗录》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独特的意境,受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和喜爱。
除了《松云精舍诗录》,慧霖的其他作品目前尚未有详细的记载。然而,他的诗文才华在当时的文坛上备受推崇,被誉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关于慧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尚不清楚,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资料收集来获得更多的了解。 慧霖的诗词>>

朱嘉徵

朱嘉徵(1602—1684)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出生于浙江海宁。他的字是岷左,别号是止溪圃人。
朱嘉徵在明朝崇祯十六年中举人,后来担任推官的职务。他的文学作品包括《乐府诗集》、《道游堂诗集》、《止溪诗文集》和《川南纪游》等。
然而,关于朱嘉徵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并未提供。如果需要补充这些信息,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朱嘉徵的诗词>>

吴绮

吴绮(1619~1694)是清代的一位词人,字园次,一字丰南,号绮园,又号听翁。他出生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在顺治十一年(1645年)成为贡生,并被荐授为弘文院中书舍人,后来升任兵部主事和武选司员外郎。他还曾担任湖州知府,因为他在治理湖州时表现出了很多风力,同时也注重风节,对文化雅致也很重视,因此被时人称为“三风太守”。然而,后来他失去了官职,并再也没有出仕。 吴绮的诗词>>

黄之隽

黄之隽(1668—1748)是清代江苏华亭人,字石牧,号??堂。他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中进士,后来担任官职编修。他还曾担任福建学政的提督一职。然而,由于某些原因,他最终被罢官。
黄之隽对藏书非常痴迷,他收藏了大量的书籍。他不仅喜欢藏书,还擅长写诗和文学创作,著述甚多。他的作品包括《??堂集》和《香屑集》。
关于黄之隽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 黄之隽的诗词>>

张景祁

张景祁(1827-?)是清末的一位文学家,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他原名左钺,字蘩甫,号韵梅(也有作蕴梅),又号新蘅主人。在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中举人,后来成为一位进士。他曾担任福安、连江等地的知县职务。晚年时,他离开大陆前往台湾,游历淡水、基隆等地。他擅长写诗词,作品多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伤之情,与时代紧密相连,其中也有许多叙事咏史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新蘅词》、《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骈体文》等。关于他的死亡时间,目前没有确切的记录。 张景祁的诗词>>

沈谦

沈谦(1620—1670)是明末清初的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他在明朝时期是一位诸生,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六岁时就能够辨别四声。他长大后更加热衷于学习,尤其喜欢写古诗和古文。在崇祯末年,他成为了西泠十子中的一员,这是一群在西泠桥上聚集的文人雅士。
随着明朝的灭亡,沈谦进入了清朝,并选择了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他以医生的身份为生,同时也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包括《东江集钞》和《杂说》等。
关于沈谦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文中并未提及。 沈谦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