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墨娟,幼名绳绳,是一位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的女性。她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费墨娟是阳新晚清时期著名的女诗人。
费墨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她的作品被收录在《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中,并世传至今。这本手抄本是费墨娟的诗歌遗作,展示了她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她的逝世给文坛留下了巨大的遗憾,许多人对她的才华和创作深感惋惜。
费墨娟的诗歌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闻名。她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启发。
费墨娟的逝世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她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和赞美。她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费墨娟的诗词>>
张洵佳,字少泉,又字瑞生,出生和死亡时间不详。他在同治年间(1861-1875)以优贡的身份历署河南上蔡,后任宁陵陈留县知事,再升任直隶州知州。他著有《爱吾庐诗钞》一书。
张洵佳先生的诗宗是香山派,他为人朴讷谨慎,胸怀坦荡,没有城府之心。他严格要求自己,辨别是非利害,与人交往久了更加敬重。他的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定会为之赞扬和推崇。他需要次汴垣(指京师),同时也依靠教书育徒来维持生计,春秋时发售他的榜样作品也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徐东海相国和朱古薇侍郎是他特别赞赏的人物。
在担任上蔡知事期间,张洵佳一整天都忙于清理狱讼,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囹圄里就空了。在宁陵也是如此。调署陈留两年期间,他学习道德,关心爱护人民,宽容猛士,政绩尤为显著。他五十岁时写下了“两载民情水乳融”的诗句。五十一岁时,他自我检讨并退隐故里。在春秋佳日,他只与二三个知己一起喝酒赋诗,不问外界的事务,时论对他的评价很高。
张洵佳的诗词>>
吴翌凤(1742~1819)是清朝著名的藏书家,字伊仲,号枚庵,又有别号古欢堂主人。他最初名叫凤鸣,祖籍安徽休宁,后来移居苏州吴郡槐树街(今苏州)。吴翌凤是吴铨的后裔,他的家族在藏书方面有很高的声誉。
吴翌凤著有《逊志堂杂抄》10卷,这是他的读史笔记,内容涉及历代藏书和刻书的史实,对研究藏书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外,他还著有《怀旧集》20卷、《卯须集》20卷、《吴梅村诗集笺注》20卷、《与稽斋丛稿》31卷、《东窗丛录》5卷等多部著作。他还编辑了《国朝文征》40卷。
吴翌凤的著作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历史、文学、诗歌等。他的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吴翌凤以其卓越的藏书家身份和丰富的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吴翌凤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1742年,逝世于1819年。
吴翌凤的诗词>>
钱澄之(1612~1693)是明末时期的爱国志士和文学家。他的初名是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年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他是汉族,出生在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
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钱澄之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为江南三大遗民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的著作包括《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
钱澄之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文笔雄健,他的作品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于抛弃俗学,专注于古文的研究。他的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除了文学方面,钱澄之还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等领域进行了研究。他的学术造诣广泛而深入。
钱澄之的生平和逝世的具体日期没有提及。
钱澄之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