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原文赏析

  • zuò
    jìng
    tíng
    shān
  • [
    táng
    dài
    ]
    bái
  • zhòng
    niǎo
    gāo
    feī
    jìn
    yún
    xián
  • xiāng
    kàn
    liǎng
    yàn
    zhī
    yǒu
    jìng
    tíng
    shān
    (
    zhī
    yǒu
    zuò
    weí
    yǒu
    )

原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唯有)


相关标签:小学古诗写景写山孤独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补充:
高飞远去:形容群鸟飞得很高,飞得很远。
悠然飘走:形容白云悠闲自在地飘走。
看不够:形容对敬亭山的景色欣赏不够,不想离开。
看不厌:形容对敬亭山的景色欣赏不厌倦,一直看下去。
理解:明白、领会。
《独坐敬亭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关于李白《李白诗文系年》的争议。根据詹锳的观点,这首诗是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创作的,并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这首诗的创作年份无法确定,因为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没有注明。他们认为这首诗更有可能是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创作的。因此,关于这首诗的创作年份存在争议,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的结论。 《独坐敬亭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和倾慕之情。诗人说:“相看两不厌”,意思是诗人对敬亭山的美景欣赏不厌倦,每次看都觉得新鲜有趣。这句话中的“相看”可以理解为诗人与敬亭山互相欣赏,彼此交流的一种方式。而“两不厌”则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无论看多少次都不会感到厌倦。这种喜爱之情是源于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一句“只有敬亭山”,则是强调了敬亭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在众多山水之中,只有敬亭山能够给予诗人真正的安慰和寄托。这句话中的“只有”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独特情感,将其与其他山水景观区分开来。敬亭山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归宿,给予了他独特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以敬亭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景物和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己才华的无奈。诗人通过将敬亭山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将自己的情感与山水景物相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和对自己孤独的感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独坐敬亭山》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长相思三首

唐代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发白马

唐代 李白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行路难三首

唐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