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原文赏析

  • guān
    shān
    yuè
  • [
    táng
    dài
    ]
    bái
  • míng
    yuè
    chū
    tiān
    shān
    cāng
    máng
    yún
    hǎi
    jiān
  • cháng
    fēng
    wàn
    chuī
    mén
    guān
  • hàn
    xià
    bái
    dēng
    dào
    kuī
    qīng
    hǎi
    wān
  • yóu
    lái
    zhēng
    zhàn
    jiàn
    yǒu
    rén
    hái
  • shù
    wàng
    biān
    guī
    duō
    yán
    (
    wàng
    biān
    zuò
    wàng
    biān
    )
  • gāo
    lóu
    dāng
    tàn
    weì
    yìng
    xián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战争边塞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守卫边关的士兵驻守之地。
当年汉朝的士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人觊觎青海湾的广阔土地。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的士兵很少能够生还。
守卫边关的士兵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当此时,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注释:
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守卫边疆的士兵的妻子。 《关山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李白生活的时代,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在那个时代,征战是常态,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李白作为一位诗人,时常游历各地,目睹了征战的场景,见证了战士们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

在战场上,李白看到了无数勇士们奋勇杀敌的场景,他们英勇无畏,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然而,战争的残酷和伤亡也让李白深感痛心,他看到了战士们身受重伤、壮志未酬的悲惨景象。这些征战之士在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他们的苦辛让李白感到无比的敬佩和同情。

与此同时,李白也看到了后方思妇的愁苦。这些思妇们为了国家的安宁和战士们的平安,日夜祈祷,忍受着长久的分离和担忧。他们的丈夫、儿子或亲人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而她们只能默默地等待着消息,心系着战士们的安危。这种无尽的担忧和思念让李白深感后方思妇的辛酸和痛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创作了这首诗。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征战之士的敬意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后方思妇的关怀和同情。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牺牲,以及后方思妇的忧虑和思念,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代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痛苦。李白以他独特的诗歌才华,将这些情感融入到诗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苦辛和愁苦。 《关山月》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归乡的苦涩。他们站在高楼上,眺望着远方的边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然而,他们却无法回到家乡,无法摆脱战争的束缚。他们叹息着,却无法得到解脱。

整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描绘广阔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战争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的关山、月亮、长风等形象,烘托出边塞的苍凉和战争的残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诗人通过描写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争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通过对关山、月亮、长风等形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使诗歌更具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总之,李白的《关山月》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的才华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对战争的思考。 《关山月》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白马篇

唐代 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公无渡河

唐代 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代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晚 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