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原文赏析

  • bái
    piān
  • [
    táng
    dài
    ]
    bái
  • lóng
    huā
    xuě
    máo
    jīn
    ān
    líng
    háo
  • qiū
    shuāng
    qiè
    jiàn
    luò
    míng
    zhū
    páo
  • dǒu
    shì
    wàn
    chéng
    xuān
    gài
    gāo
  • gōng
    cuī
    nán
    shān
    shǒu
    jiē
    tài
    xíng
    náo
  • jiǔ
    hòu
    jìng
    fēng
    cǎi
    sān
    beī
    nòng
    bǎo
    dāo
  • shā
    rén
    jiǎn
    cǎo
    mèng
    tóng
    yóu
    áo
  • fèn
    hán
    cóng
    jūn
    xiàng
    lín
    táo
  • zhà
    jīng
    bǎi
    zhàn
    xiōng
    jìn
    bēn
    táo
  • guī
    lái
    shǐ
    使
    jiǔ
    weì
    kěn
    bài
    xiāo
    cáo
  • xiū
    yuán
    xiàn
    shì
    huāng
    jìng
    yǐn
    péng
    hāo

原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相关标签:爱国壮志侠客写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真是一个豪侠。
你佩戴的剑,色如秋霜,锋利如泥;你穿的袍子,镶有明珠,闪耀如落日。
原来你是皇上的斗鸡徒,乘坐的马车高高在上。
你张弓能摧毁南山的虎,伸臂接住太行山的猱猴。
你酒后风采飞扬,喝下三杯,笑着玩弄宝刀。
你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处游荡。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流浪生活,争取功名。
于是你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到达临洮前线。
你威风凛凛地经历了百战,匈奴如老鼠般逃窜。
你归来时豪气不减,整日饮酒,不肯向萧曹宰相下拜。
羞于学习原宪,居住在荒僻的地方。

注释:
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的旧题。
龙马:《周礼·夏官·廋人》中说:“马八尺以上的被称为龙。”
五陵:出自班固的《西都赋》:“南望杜、灞,北眺五陵。”杜、灞指的是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指的是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这些都是汉代帝王的陵墓,后来迁移到这里以设立县城,迁来的人都是豪右、富有、官职为二千石的人。参见《后汉书·班固传》及李贤的注释。五陵豪,指的是五陵的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思是:所佩戴的剑,颜色像秋霜,锋利如泥;所穿的袍子,镶有明珠,闪耀如落日。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有珠子的衣袍。
斗鸡:玄宗喜欢斗鸡,善于斗鸡的人被召入宫中侍奉,非常受宠。轩盖:有篷盖的车,贵人所乘。
万乘:指天子。古代制度,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的篷盖。
弓摧南山虎,出自晋朝周处的事迹。《晋书·周处传》中记载: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造成了麻烦,周处进山射杀了它。
剧孟:汉朝时期的大侠。这里指当时豪侠中的英雄人物。
函谷:古代的关口名字,在陕州灵宝县。这里指帝京以东的要塞。临洮:地名,属于陇右道的洮州。这里指帝京以西的边陲。
临挑:古代的县名,在今天的甘肃眠县一带。
叱咤:怒斥的声音。万战场:全诗校正为“一作经百战”。 《白马篇》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开元十八年(731),李白三十一岁,历经多次游历后返回长安,希望能够在这个文化繁荣的都城中发展自己的文学事业。然而,他却始终无法进入巍峨壮丽的皇宫,被守卫严密的阙门拒之门外。

失望之余,李白决定离开长安,来到了落魄市井。这里是社会底层的聚集地,贫穷、肮脏、混乱无序。在这个市井中,土霸横行,欺凌弱小,李白多次遭受到他们的欺凌和压迫。这段时间,李白创作了《行路难》《白马篇》等诗作,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内心的愤懑和对社会不公平的不满。

《行路难》是李白在行走途中所写,诗中描绘了他艰难的旅途和遭遇的困境。他抱怨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中的金樽、玉盘象征着富贵和享受,而李白却因为困境而无法享受这些。他感到无奈和茫然,对社会的不公平感到愤懑。

《白马篇》则是李白在市井中遭受土霸欺凌后所写。诗中描述了他骑着一匹白马,被土霸抢夺,白马被迫成为土霸的坐骑。李白愤怒地写道:“白马金鞍从武城,步行蹋尽红尘。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诗中的白马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而被土霸抢夺后,李白感到无奈和悲伤,对社会的不公平感到愤懑。

这段时间的经历,使得李白对社会的不公平和人生的困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诗作通过抒发内心的愤懑和不满,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平的批判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这些作品也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的重要素材,为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奠定了基础。 《白马篇》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描述了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豪侠形象。诗中以夸张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刻画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诗人通过描写他的外貌和武艺,展现了他的豪侠气质和不拘礼法的个性。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寄望,表达了他对豪侠精神的赞美和向往。

诗中的侠客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武艺高强,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然在战场上威震胡虏,但在功成之后,他不肯阿附权贵,居功邀赏,而是选择隐居于荒山野径。这展现了他的豪迈勇敢和不拘礼法的个性,他不愿意被社会的规范束缚,选择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诗中还强调了侠客的爱国精神。当祖国受到威胁时,他毅然决然地投身战场,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这体现了他对祖国统一和安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而当他胜利归来时,他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也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相反,他选择了继续过游侠生活,展现了他的豪迈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首诗中的侠客形象体现了诗人李白的任侠思想。他的任侠思想与他的进步政治理想和反对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密切相关。这种任侠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诗人通过这首诗,赞美了豪侠精神的伟大和崇高,表达了对自由、正义和爱国精神的追求。 《白马篇》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公无渡河

唐代 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代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晚 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渌水曲

唐代 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