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龙山饮》原文赏析

  • jiǔ
    lóng
    shān
    yǐn
  • [
    táng
    dài
    ]
    bái
  • jiǔ
    lóng
    shān
    yǐn
    huáng
    huā
    xiào
    zhú
    chén
  • zuì
    kàn
    fēng
    luò
    mào
    yuè
    liú
    rén

原文: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相关标签:重阳节饮酒抒情典故九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龙山上的九日宴饮中,黄色的菊花盛开,仿佛在嘲笑我这个被贬斥的臣子。我醉眼看着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光下痛饮,明月留我。

注释:龙山是位于当涂县南十里的一座山,山形蜿蜒如龙,蟠溪而卧,因此得名。见《太平府志》。黄花指的是菊花。菊花有多种颜色,古人以黄菊为正色,因此常用黄花来代称。逐臣指的是被贬斥、被驱逐的臣子,诗人自称。风落帽是指晋朝孟嘉九日登高时被风吹落帽子的事情。详见《九日登山》诗的注释。东晋大司马桓温曾在重阳节登龙山,他的部下参军孟嘉被风吹落帽子,但孟嘉却毫不在意。桓温命人写文章嘲笑他,孟嘉则回答道,挥笔写下了回答,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九日龙山饮》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诗的,与前一首诗《九日》可能是同时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宝应元年至广德元年(762-763)之间。诗中提到的龙山位于当涂县,而《元和郡县志》中的记载显示,龙山位于江南道宣州当涂县的东南方向,距离县城约十二里。据记载,桓温曾经与他的僚佐在九月九日登上龙山举行宴会。 《九日龙山饮》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讲述了李白在咏菊诗中运用了“龙山之会”、“落帽人”这两个典故,将自己的龙山之游与内心的复杂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失意愤懑和旷达洒脱的情感。

文章首先介绍了诗人在重阳节登上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酒的情景。诗人通过点明时间地点,将自己的宴饮与晋桓温的宴饮相联系,使得后面的用典自然合理。接着,诗人用“黄花笑逐臣”来形容菊花盛开时的美丽,表达了菊花无论在哪里都能追随诗人,向他微笑的意境。在登龙山的时候,诗人联想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名士清流之事,将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达了对名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诗“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通过用典和写实的手法,展现了饮酒赏花的乐趣,表现出诗人放旷的性格和浪漫的气质。最后一句“舞爱月留人”将月亮拟人化,以“月留人”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境的留恋和不愿离去的情感。

文章还提到了孟嘉九日龙山落帽的事情,这是魏晋名士飘逸风度的典型体现,李白以孟嘉自比,临风醉酒落帽,对月起舞弄影,展现了超放的情味。然而,“逐臣”一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牢落不平,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吟赏前辈风流之作,同时也带有现实遭际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运用典故和写实手法,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失意愤懑和旷达洒脱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还展现了诗人对名士风度和自然之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遭际的感慨。 《九日龙山饮》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长干行二首

唐代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江夏别宋之悌

唐代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战城南

唐代 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