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日暮时,我投宿在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
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新:最近,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石壕吏》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的春天。当时,杜甫已经四十八岁,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了洛阳,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赶往华州履新。在这个时候,杜甫正在从新安县继续向西行进,在石壕村找到了一个投宿的地方。然而,他在深夜遇到了吏卒捉人的情景。因此,他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写下了这篇不朽的诗作。 《石壕吏》创作背景详情»
题解:杜甫的《三吏》是一首描写官吏横暴和人民苦难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己被吏卒深夜捉人的经历,表达了对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和自己内心痛苦的感受。
首先,诗中提到了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的背景。这个时期正值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杜甫已经四十八岁。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在这个过程中,他目睹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景象,这引起了他强烈的震动和感情上的共鸣。
其次,诗中描绘了当时唐王朝为了对抗安庆绪而征兵的情景。唐王朝集中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战争的紧张局势导致唐王朝需要补充兵力,于是到处征兵。正是在这个时候,杜甫在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了吏卒深夜捉人的情景。他实录所见所闻,将这一经历写成了这首不朽的诗作。
最后,诗中通过刻画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官吏的横暴行为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杜甫自己也深受其害,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和自己的痛苦。这种描绘既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也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总之,杜甫的《三吏》通过描绘官吏横暴和人民苦难的情景,表达了对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和自己内心痛苦的感受。这首诗作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的表达。
《石壕吏》题解详情»
宁的时代背景。接下来的三句“夜久听磬声”,“忽然暗相问”,“老翁欲自随”则展示了诗人在村庄里的所见所闻。夜晚久久听到的磬声,暗中相互询问的声音,老翁想要自己离开的念头,都暗示了村庄的不安和动荡。整个第一段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紧张氛围的场景。
第二段从老妇的哭诉开始,通过她的口述,展示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没有使用任何典故,但却能够深深触动人心。她的哭诉不仅表达了她个人的悲痛,也代表了整个村庄人民的苦难和无奈。诗人通过老妇的哭诉,将差吏的形象融入其中,展示了他们的残忍和无情。通过对话的形式,诗人将故事的发展逐步展示出来,情节紧凑有序,引人入胜。
第三段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诗人以实写虚,以虚补实的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却又蕴涵丰富。诗人通过这种手法,将自己的爱憎之情融入到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中,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整首诗以叙事为主线,通过对话和描述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充满紧张和悲痛的故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世界中。诗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整首诗情节完整,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
《石壕吏》赏析详情»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