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原文赏析

  • meí
  • [
    táng
    dài
    ]
  • nán
    jīng
    dào
    yuè
    shú
    huáng
    meí
  • zhàn
    zhàn
    cháng
    jiāng
    míng
    míng
    lái
  • máo
    shū
    shī
    湿
    yún
    nán
    kaī
  • jìng
    jiāo
    lóng
    pán
    àn
    huí

原文: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相关标签:写景长江写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成都有个犀浦镇,只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地,看到了这里美丽的景色。满树的黄梅已经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长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打湿了茅草盖的屋顶,山间云雾弥漫,田间有春水浇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注释:
犀浦道:属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县犀浦镇。安史之乱,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为南京,实未进驻。
湛湛:水深而清
冥冥:昏暗
盘涡:急水旋涡 《梅雨》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川地区四月的景色,展现了壮美和纤丽的对比,同时也展示了宏观和微观的景象。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充满了整个野地,形成了一片浩渺的景象,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南京”实际上指的是现在的成都,而“犀浦道”则是指唐代的犀浦县,现在的四川郫县的犀浦镇就是当年犀浦县的治所。这些地名的提及,使得诗歌更具有历史感和地域感。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四川四月的独特魅力。细雨迷蒙,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同时也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密雾难开,使得整个景色更加模糊,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春水盈野,形成了一片浩渺的景象,给人一种广阔的感觉。

整首诗的意境非常壮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示了四川四月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诗中的地名提及也增添了一些历史和地域的色彩,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四川四月的魅力和壮美。 《梅雨》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新安吏

唐代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唐代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孤雁 / 后飞雁

唐代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