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我已经骑着这匹马很久了,我们总是一起冒着严寒,向着那遥远的边关前进。如今你已经在风尘劳苦中变得衰老,而且在寒冷的岁月里还患上了疾病,这真是让人心痛。你的毛发和骨骼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你的驯良却从未改变过。这匹马虽然地位低微,但蕴藏的情感却非常深厚,你真的让我感动,我要全心全意地陶醉在你的身上。
注释:“乘尔”二句:是说这匹马和自己已经相依为伴很久了。尔:代指马。边关:边境;边塞。深:远、险。
“尘中”二句:在风尘之中,而且年老了,还在为我尽力;当岁晚天寒之时,更加患病,怎能不让人伤心。老尽力:指一生尽力,年老而力衰。语出《韩诗外传》卷八。
毛骨:指毛发和骨骼。岂:难道。殊众:不同于众。杜甫《寄常徵君》诗:“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殊:不一样。
驯良:和顺善良;驯服和善。三国魏明帝《短歌行》:“执志精专,洁行驯良。”《淮南子·说林训》:“马先驯而后求良。”犹至今:表示一直以来都驯良,至今没有改变。
“物微”二句:是说马虽然地位微小,但对人的情感却非常深厚,让我不禁为之感动而陷入沉思。沉吟:忧思。
《病马》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所作,当时他正在秦州。秦州是唐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州府,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兰州市附近。杜甫在秦州期间,目睹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深受其影响,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秦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秦州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农民的辛勤劳作,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民的朴实。同时,他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首诗以杜甫独特的笔法和感人的词句,展现了他对秦州的深情厚意和对人民的关怀之情。通过这首诗,杜甫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成为了杜甫创作的经典之作,也是他对时代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民的真挚关怀的真实写照。
《病马》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一匹老病马来表达自己晚年的落魄心态。诗的内容分为四联,每联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首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和这匹马共同度过了很长时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颔联中,诗人继续描写马的状态,指出它已经老了且生病,但在艰难的路途上仍然为诗人卖力。诗人感叹马的辛苦和病痛,让人为它伤心。这里使用了《韩诗外传》中的典故,表达了马的尽力和奉献。
颈联中,诗人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的深情。
尾联中,诗人说马虽然是低微的动物,但对人的情分却是十分深厚,让诗人感动和沉吟。诗人使用了“沉吟”二字,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对马的敬佩。这里也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叹,觉得自己不如马。
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病马的怜爱,同时运用比较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一个老诗人的艰难和憔悴形象。这首诗通过四十个字抒写了辛劳、遭遇、怨怼、不平和感悟等多层意思,最终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没有两样。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对物的深情,同时也借马以自况。诗中的“驯良”和“长吟”显然有着更深层的寓意。整首诗描写了诗人的辛劳和遭遇,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与老马的结局相似。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杜甫深沉的情感。他表达了对病马的怜爱,并通过比较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整首诗透露出一个老诗人的艰难和憔悴形象,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这首诗通过四十个字抒写了辛劳、遭遇、怨怼、不平和感悟等多层意思,最终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没有两样。
《病马》赏析详情»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