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青坂》原文赏析

  • beī
    qīng
    bǎn
  • [
    táng
    dài
    ]
  • jūn
    qīng
    bǎn
    zài
    dōng
    mén
    tiān
    hán
    yǐn
    tài
    bái
  • huáng
    tóu
    ér
    xiàng
    西
    shǔ
    wān
    gōng
    gǎn
    chí
  • shān
    xuě
    bīng
    xiāo
    qīng
    shì
    fēng
    yān
    bái
    rén
  • yān
    shū
    jūn
    rěn
    dài
    míng
    nián
    cāng

原文: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相关标签:乐府冬天战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们的军队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天气非常寒冷,士兵们在太白山的泉窟中给马喂水。黄头的奚兵每天向西推进,只有几个骑兵,居然敢弯弓射箭冲击我们的军队。这时,山上积雪,河中结冰,旷野中一片凄凉景象。青色的是报警的烽烟,白色的是战死士兵的枯骨。怎么能托人带个信给我们的军队,告诉他们暂时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急躁。

注释:
东门:指青坂所属的县城东门。
太白窟:秦岭主峰,位于今天的陕西武功、太白诸县。这里说青坂在太白窟,山高天寒,给马喂水困难,条件极为艰苦。
黄头奚兵:安禄山的军队里有很多是奚、契丹的部族。
日向西:一天天向西推进。青坂在陈陶以西。
驰突:飞骑冲击突破,形容勇于战斗。
山雪河冰:雪、冰都是动词,指山上积雪,河水结冰。
野萧瑟:指寒风凄厉。
烽烟:烽火,军事告急的信号。
焉得附书:怎么能够托书信。
仓卒:仓促。 《悲青坂》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是唐朝的一个重要年份,也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期。在这一年,唐军在房琯的指挥下进行了两次战役,但却遭到了惨败。据统计,战斗中有四万余人死伤,只有几千人幸存下来。这个消息传到长安城中,让人们震惊和悲痛。

当时,杜甫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也身处长安城中,他听到了这一消息后,深感悲痛和愤怒。他决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战争的思考。于是,他创作了《悲陈陶》和《悲青坂》这两首诗。

《悲陈陶》是杜甫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将士而写的。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些勇士的敬意和哀悼之情。他描绘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和平的向往。

《悲青坂》则是杜甫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唐军惨败的揭示。他通过描绘战场上的惨状和士兵们的疲惫不堪,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和对统治者的不满。他呼吁人们反思战争的意义和后果,希望能够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这两首诗反映了唐军在战斗中的惨败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它们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战争的警示和对和平的呼唤。这些诗作也成为了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人广为传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悲青坂》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作者对军机如此的期待。这种矛盾的表达方式,使得杜甫的诗歌更加丰富多样,充满了思考和情感的深度。



总的来说,杜甫的《悲青坂》是一首通过描写安禄山叛军与官军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的诗篇。通过省略字眼和夸张手法的运用,杜甫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同时,他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展示了不同角度的描写和思考方式,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样。这首诗的结尾句更是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对官军的期待和对战争的思考,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悲青坂》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旅夜书怀

唐代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柏学士茅屋

唐代 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九日寄岑参

唐代 杜甫

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