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独游雨岩》原文赏析

  • shēng
    chá
    ·
    yóu
    yán
  • [
    sòng
    dài
    ]
    xīn
  • biān
    zhào
    yǐng
    xíng
    tiān
    zài
    qīng
    tiān
    shàng
    yǒu
    xíng
    yún
    rén
    zài
    xíng
    yún
  • gāo
    shuí
    kōng
    qīng
    yīn
    feī
    guǐ
    feī
    xiān
    táo
    huā
    shuǐ

原文: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相关标签:山水孤独壮志难酬生查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溪边行走时,溪水映照出人的影子,蓝天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蓝天上飘动着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飘动的白云中。我放声高歌,有谁来应和?只听到空谷中清脆的音响。那音响不是来自鬼怪或神仙,而是桃花旁边流水的悦耳声音。

注释: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南的博山附近,岩中有泉水飞出,发出像风雨声一样的声音。
行云:云彩流动。
和(hè):跟着唱。
余:我。
空谷:深谷。《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清音:指空谷中潺潺的流水声。《淮南子·兵略训》:“夫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清音浊。”晋·左思《招隐》:“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非鬼亦非仙:苏轼《夜泛西湖五绝》:“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一曲:一湾。
桃花水:即桃花汛。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时节,冰化雨积,黄河等处水猛涨,称为桃花汛。《汉书·沟洫志》:“如使不及今冬成,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注云:“盖桃方华时,既有雨水,川谷冰泮,众流猥集,玻澜盛长,故谓之桃华水耳。”《水衡记》:“黄河二月三月水,名桃花水。”唐·杜甫《南征》诗:“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生查子·独游雨岩》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诗人在罢官之后的带湖闲居时期的心境和情感。在担任职务期间,诗人积极筹划恢复中原大计,但却遭到主和派的排斥、打击和嫉恨,最终被朝廷罢职,被迫闲居。由于抗战理想无法实现,报国壮志无法展现,诗人感到苦闷和孤独。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词来抒发内心的悲愤。词题中的“独游”二字已经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词是诗人在困境中的自我抚慰和宣泄,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生查子·独游雨岩》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断和孤独的态度。而下片则通过描绘流水的声音和歌声,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流水的声音哗哗作响,仿佛是词人内心的呐喊和痛苦的倾诉;而飘荡的歌声,则是词人对孤独的抗争和寻求安慰的方式。整首词以“独”字为主题,通过描绘景色和声音,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的语言简洁流畅,形象生动,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作者巧妙地运用倒影的手法,将人、天、云等景物都映射在清清的溪水中,创造出一个变化多样、充满动感的画面。同时,通过描绘流水的声音和飘荡的歌声,进一步增强了词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词人的孤独和苦闷。

整首词以“独”字为主题,通过描绘景色和声音,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将辛酸的感触和苦闷隐藏在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歌声之中,使词的意境更加优美而深刻。读者在欣赏这首词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词人的情感和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景色和声音,将词人的孤独和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巧妙地运用倒影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变化多样、充满动感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词人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词语言简洁流畅,形象生动,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这首词的意境优美,富有表现力,令人赞叹不已。 《生查子·独游雨岩》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宋代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宋代 辛弃疾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鸟,前歌後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宋代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