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原文赏析

  • hàn
    gōng
    chūn
    ·
    huì
    qiū
    fēng
    tíng
    huái
    怀
  • [
    sòng
    dài
    ]
    xīn
  • tíng
    shàng
    qiū
    fēng
    nián
    niǎo
    niǎo
    céng
    dào
    shān
    suī
    fēng
    jǐng
    feī
    shū
    gōng
    chéng
    zhě
    jiào
    tuán
    shān
    biàn
    便
    rén
    shū
    chuī
    duàn
    xié
    yáng
    jiù
    máng
    máng
  • qiān
    mào
    líng
    zài
    shèn
    fēng
    liú
    zhāng
    jiě
    xiāng
    zhī
    jīn
    luò
    jiāng
    lěng
    miǎo
    miǎo
    chóu
    rén
    shū
    bào
    yīn
    xún
    wàng
    què
    shuí
    niàn
    xīn
    liáng
    dēng
    huǒ
    biān
    tài
    shǐ
    gōng
    shū

原文: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相关标签:写雨退隐汉宫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秋风亭上,秋风轻轻吹过,拂过我的脸颊;我记得去年它曾经到过我的家。我抬头望着,这里的山河虽然与我家的不同,但人们的风情却很相似。成功的人已经离去,我感觉到秋天的气候变冷,团扇也被人抛弃了。夕阳如故,秋风依旧吹不停;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绩和遗迹已经消失殆尽。

一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写的《秋风辞》,真是一首优秀的诗篇,美妙的词句,可以称得上千古绝唱,至今人们仍在传诵它。怎么有人说那是模仿司马相如的章句呢?现在树叶落了,江水冷了,向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真叫我感到忧愁。朋友来信:“催我赶快回家,不要拖延,现在正是吃蒪羹鲈鱼美味的时候。”有谁会想到我,在这个秋夜凄凉的时候,独自对着孤灯,正在研读司马迁写的《史记》呢?

注释:袅袅:微风吹拂。
团扇:圆形的扇子。
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布九州,后来称中国的疆域为禹迹。
茂陵词:指汉武帝的《秋风辞》。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这里指汉武帝刘彻。
甚:真。风流:文采美,韵味浓。
解拟:能够比拟。相如: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
眇眇:远望的样子。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书报:来信说。
因循:拖延,延误。
蓴(chún)鲈:表达思乡之情、归隐之志。
太史公书:即司马迁的《史记》。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军事将领。他在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时,已经年过六十,担任知绍兴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的职务。在这个职位上,他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和安抚民众的工作。

秋风亭是辛弃疾在路上经过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他巡视的范围之一,也可能是他在旅途中休息的地方。在这个秋天的日子里,辛弃疾在秋风亭停下来,感受到了秋天的凉爽和风景的美丽。

在这个时候,辛弃疾的心情可能是复杂的。他已经年老,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政治斗争,对于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秋天是一个象征着衰老和离别的季节,也让人不禁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和人生的起伏。

辛弃疾在秋风亭停下来,感受到了秋天的凉爽和风景的美丽,他的心情也被这个季节所触动。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于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国家和家园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辛弃疾表达了对于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于国家和家园的深情厚意。这首诗也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军事将领的才华和情感。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是作者对朋友们的回应,他表示自己已经看透了官场的虚妄和无奈,决定放弃功名利禄,回归平凡的生活。他用“鸿雁”、“孤云”等词语来形容自己的离去,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最后一句“愿作一尘客,归隐在山水之间”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篇文章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怀古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失望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宋代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满江红·点火樱桃

宋代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

宋代 辛弃疾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