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原文赏析

  • qīng
    píng
    ·
    shān
    dào
    zhōng
    shì
  • [
    sòng
    dài
    ]
    xīn
  • liǔ
    biān
    feī
    lòu
    shī
    湿
    zhēng
    chóng
    宿
    kuī
    shā
    yǐng
    dòng
    yìng
    yǒu
    xiā
    mèng
  • chuān
    míng
    yuè
    shū
    xīng
    huàn
    shā
    rén
    yǐng
    pīng
    tíng
    xiào
    beì
    xíng
    rén
    guī
    mén
    qián
    zhì
    shēng

原文: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相关标签:景点写景写人抒情清平乐

译文及注释

译文:驱马从柳树旁边疾驰而过,柳枝上的露水拂落在行人身上,衣衫就沾湿变重了。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
夜深人静,溪山沐浴在疏星明月的清光中。月光下的浣纱女身姿娇美。宁静的村舍门前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正在溪边浣纱的母亲立即起身往家赶,路上遇见陌生的行人,只羞怯地低头一笑,随即背转身匆匆离去。

注释:清平乐:词调乃两片,前片四句字数号码为四五七六,后片则六六六六也。
鞚(kòng):马笼头,代指马。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娇美的身姿。
稚子:婴儿、幼儿。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驱马(qū mǎ):驱使马匹奔驰。
拂(fú):轻轻触碰。
沾湿(zhān shī):被液体浸湿。
白鹭(bái lù):一种鸟类,常见于水边。
栖宿(qī sù):栖息、停留。
眯着眼睛(mī zhe yǎn jīng):半闭着眼睛。
窥视(kuī shì):偷偷观察。
映(yìng):倒影、反射。
轻轻摇晃(qīng qīng yáo huàng):轻微地摇动。
梦中(mèng zhōng):在梦里。
清光(qīng guāng):明亮的光线。
浣纱女(huàn shā nǚ):洗涤纱布的女子。
孩子(hái zi):儿童。
哭声(kū shēng):哭泣的声音。
立即(lì jí):马上、立刻。
羞怯(xiū qiè):害羞、胆怯。
背转身(bèi zhuǎn shēn):背过身去。
匆匆(cōng cōng):匆忙、急忙。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辛弃疾创作《清平乐》这首词的具体背景。据介绍,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背景地点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一座名为博山的山脉。博山山中的泉水清澈奇特,山林苍翠茂盛,还有雨岩、博山寺等名胜古迹,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了一处风景绝佳的胜地。

在辛弃疾居住在上饶期间,他多次前往博山游览。在这些游览的过程中,他被博山的美景所吸引,感受到了它的独特之处。因此,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纪游词,其中就包括了这首《清平乐》。

这篇创作背景的描述为读者提供了辛弃疾创作《清平乐》的具体环境和灵感来源。通过这个背景,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辛弃疾创作这首词的动机和情感。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描写。词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致观察,以及对情感和心理的深入揣摩,将农村风景图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词中运用了白描手法,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清新雅致的山村景色。上片描写了白鹭在芦苇丛边的睡态,下片描写了水边浣纱女的劳作和嬉戏,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静与动的对比。词中还描写了夜行的情景和行经河滩时看到的宿鹭的画面,以及行经溪流附近的村庄时看到的浣纱女的身影,都展现了词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力。最后,词中描写了村庄门前孩子的啼哭声和母亲的反应,展现了山村妇女淳朴温良的心性和天真羞涩的一面。整篇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宁静和生活的真实。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宋代 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浣溪沙·赋清虚

宋代 辛弃疾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

宋代 辛弃疾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莱。翳风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