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江水倒映秋影:江水反射出秋天的景色。
大雁刚刚南飞:大雁刚刚开始向南飞行。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尘世烦扰:指世俗的烦恼。
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一生中难得遇到让人开心笑出声的事情。
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决心要把满山盛开的菊花插满头发才回去。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只应该尽情地畅饮以回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不必忧虑登高游览时感叹太阳落下的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人的一生短暂,古代和现代都是如此。
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不必像齐景公一样独自对着牛山流泪。
注释: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公元845年(唐会昌五年)张祜拜访杜牧的情景。张祜和杜牧都是怀才不遇的文人,他们在登齐山的过程中产生了共鸣,因此张祜写下了这首诗。
张祜和杜牧都是唐代的文学家,他们在文学上有着相似的遭遇。尽管他们都怀才不遇,但他们的才华却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发展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常常表达出对命运的无奈和苦闷。
在公元845年,张祜前往池州拜访杜牧。这次拜访可能是为了寻求杜牧的指导和鼓励,也有可能是为了寻找一种共同的理解和支持。两位文人在登齐山的过程中,面对险峻的山势和艰难的攀登,体验到了人生的艰辛和挫折。
正是在这种情境下,张祜产生了写下这首诗的冲动。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才华未得到发挥的懊悔。这首诗可能是他们在登山途中的所思所感的真实写照,也可能是他们对彼此的心灵交流和共鸣的表达。
这篇创作背景揭示了张祜和杜牧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遭遇。他们作为怀才不遇的文人,通过这次拜访和登山经历,彼此找到了一种共同的理解和支持。这首诗也成为了他们对命运和才华的反思和抒发,展现了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坚持和追求。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是杜牧的《秋夕》。诗中通过描写江南秋色和重阳节的欢乐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矛盾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雁过江南的美景,用七字将江南秋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将秋景包容在怀抱里,表达了江水之清和秋影之广的意境。与客携壶上青山,是人生乐事,翠微代替秋山,流露出对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引用了唐诗名句,夹叙夹议,表达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言外之意是要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逝的时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提到的菊花也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要尽情酬答佳节的愿望,无须为夕阳西下和人生迟暮而感慨和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意境。对比了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情感。
尾联通过对比古往今来的人生短暂和齐景公对牛山流泪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古往今来都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矛盾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欣赏秋景和庆祝重阳节的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中既有抑郁的情感,也有欣喜的情绪,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赏析详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他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是汉族人。为了与同为杜姓的杜甫区分,人们常称他为“小杜”。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被誉为唐代文学的双璧。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南樊川别墅,因此后世常称他为“杜樊川”。他的作品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细腻,以描写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为主题。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杜牧的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等。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关于杜牧的生平和死亡,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不清楚。根据历史记载,他生于公元803年,但死亡的确切时间并没有记录下来。根据推测,他大约在852年左右去世。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和具体情况,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总之,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婉约派的作品闻名于世。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尽管关于他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但他的诗歌作品仍然被后人广泛传颂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