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原文赏析

  • zhú
    guǎn
  • [
    táng
    dài
    ]
    wáng
    weí
  • zuò
    yōu
    huáng
    dàn
    qín
    cháng
    xiào
  • shēn
    lín
    rén
    zhī
    míng
    yuè
    lái
    xiāng
    zhào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隐居生活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竹里馆》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在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创作的。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他选择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这个时期,诗人身心愈发追求清幽和澄净的状态。他与竹林和明月这两个象征清幽澄净的事物相遇,心灵与它们相互交融,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他用笔命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表达了王维对于清幽澄净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晚年的心境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竹里馆》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明月和竹林中的幽篁。这里的“人不知”并不是指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而是指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种孤独的感觉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他在这片幽深的竹林中,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淡泊的心情。他的心境高雅绝俗,与尘世的喧嚣和浮躁完全不同。他的心灵在这片清幽的环境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达到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感受,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宁静和淡泊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闲适生活和情趣,展现了他宁静、淡泊的心情,表达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诗中的环境描写简洁清丽,情感表达深沉细腻,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淡泊生活的追求,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境界和情感体验。 《竹里馆》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照片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诗佛”,被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现存有他的诗作400余首,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包括《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字和字“摩诘”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他的书画也非常有名,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外,他还精通音乐。他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合。

猜您喜欢

唐代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题画梅

清代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